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掺RAP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评价及工程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的意义第9-12页
        1.1.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简介第9-10页
        1.1.2 半刚性基层存在的问题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对研究现状的分析第17-18页
    1.3 能量耗散原理在岩石和混凝土力学中的应用第18-20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第22-31页
    2.1 材料性能第22-23页
    2.2 试验级配第23-24页
    2.3 试验方法的选择第24-27页
        2.3.1 击实及抗压强度试验第24-25页
        2.3.2 劈裂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第25-27页
    2.4 劈裂性能评价方法与指标第27-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掺 RAP 水泥稳定碎石击实特性及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第31-40页
    3.1 击实特性试验第31-34页
        3.1.1 RAP 掺量对击实特性的影响第32-33页
        3.1.2 水泥剂量对掺 RAP 材料击实特性的影响第33-34页
    3.2 抗压强度试验第34-38页
        3.2.1 强度形成机理第34-35页
        3.2.2 试验结果分析第35-38页
    3.3 影响因素方差分析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掺 RAP 水泥稳定碎石劈裂特性试验研究第40-60页
    4.1 概述第40-41页
    4.2 试验因素及水平的拟定第41-42页
    4.3 试验温度与湿度的控制第42页
        4.3.1 养生期的温度与湿度控制第42页
        4.3.2 养生结束后的温度与湿度控制第42页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2-58页
        4.4.1 RAP 掺量对材料劈裂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3-50页
        4.4.2 试验温度对材料劈裂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0-54页
        4.4.3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第54-55页
        4.4.4 劈裂强度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第55-56页
        4.4.5 劈裂强度预估模型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掺 RAP 水泥稳定材料劈裂应力-应变关系预测第60-69页
    5.1 改进的 Ramberg-Osgood 模型第60-61页
    5.2 三次多项式模型第61-62页
    5.3 劈裂应力-应变曲线拟合第62-64页
    5.4 模型参数确定第64-66页
    5.5 预估模型验证第66-68页
    5.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6章 RAP 工程应用研究第69-79页
    6.1 再生工艺第69-74页
        6.1.1 再生方式的确定第69-71页
        6.1.2 再生设备的选择第71页
        6.1.3 再生工艺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第71-74页
        6.1.4 再生方式对 RAP 性能的影响第74页
    6.2 掺 RAP 水泥稳定碎石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第74-78页
    6.3 施工质量检测第78页
    6.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9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飞机牵引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
下一篇:吊杆拱桥索力二次调整几何求解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