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第一章 三版教材课后习题设计理念分析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初中课后习题的功用 | 第17-21页 |
一、地位和作用 | 第17-18页 |
二、功能与分类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初中课后习题的编写依据 | 第21-22页 |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 | 第21-22页 |
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 第22页 |
第三节 三种版本教材课后习题设计理念比较 | 第22-25页 |
一、人教版 | 第23页 |
二、语文版 | 第23页 |
三、苏教版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三种版本教材课后习题比较分析 | 第25-45页 |
第一节 三种版本教材课后习题整体特点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相同册别题目的比较分析 | 第26-32页 |
一、题目数量统计 | 第26-28页 |
二、题目类型分类 | 第28-32页 |
第三节 相同篇目题目内容比较分析 | 第32-40页 |
第四节 对三版教材课后习题的基本评价 | 第40-45页 |
一、人教版课后习题设置上的优缺点 | 第40页 |
二、语文版课后习题设置上的优缺点 | 第40-42页 |
三、苏教版课后习题设置上的优缺点 | 第42-45页 |
第三章 对三版教材课后习题的思考与建议 | 第45-51页 |
第一节 其他版本教材课后习题的启示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对三版教材课后习题的建议 | 第46-51页 |
一、提高习题的可操作性 | 第46-47页 |
二、加强汉字书写的训练 | 第47页 |
三、增加语法知识的训练 | 第47-48页 |
四、增加考查表达能力的训练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