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代“对物诗”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第一章 对物诗的界定与基本特征第13-25页
    第一节 对物诗的界定第13-16页
        一、对物诗名称的确立第13-14页
        二、对物诗的研究范围第14-16页
    第二节 对物诗的特征第16-25页
        一、对物诗的抒情特性第17-18页
        二、标题在对物诗中的作用第18-19页
        三、对物诗中的“物”第19-25页
第二章 诗咏物的渊源与对物诗的形成第25-33页
    第一节 由诗咏物到对物诗的萌芽第25-29页
        一、《诗经》中的“物”与“情”第25-26页
        二、《楚辞》对“比”的继承与发扬第26-27页
        三、儒学统摄下的物感理论第27-28页
        四、“物感”的发展与对物诗的萌芽第28-29页
    第二节 对物诗与咏物诗的区别第29-30页
    第三节 唐前对物诗第30-33页
第三章 唐代对物诗中的物与情第33-53页
    第一节 对月诗与对月情第33-37页
        一、怀友思乡之情第33-35页
        二、离别惆怅之意第35页
        三、历史沧桑之叹第35-36页
        四、孤寂失意之感第36页
        五、虚静审美之心第36-37页
    第二节 对雨诗与对雨情第37-43页
        一、同闻落雨各自愁第38-40页
        二、雨净天地生欢悦第40-42页
        三、秋雨疏钟禅意浓第42-43页
    第三节 对雪诗与对雪情第43-47页
        一、白雪引诗情第44页
        二、赏雪意恬淡第44-45页
        三、飞雪兆祥瑞第45页
        四、雪夜思故友第45-46页
        五、雪色更添愁第46-47页
    第四节 对酒诗与对酒情第47-53页
        一、以酒助兴:相聚与欢宴第48-49页
        二、借酒消愁:别离与怀友第49-50页
        三、饮酒求醉:旷达与逃避第50-53页
第四章 唐代对物诗的时代特征与个体创作第53-65页
    第一节 初、盛唐对物诗第53-57页
        一、李白的对物豪情第55-56页
        二、杜甫的对物愁情第56-57页
    第二节 中唐对物诗第57-62页
        一、韦应物对物之雅情第58-59页
        二、刘禹锡对物之孤情第59-60页
        三、白居易对物之闲情第60-62页
    第三节 晚唐对物诗第62-65页
第五章 唐代对物诗的诗学意义与影响第65-71页
    第一节 唐代对物诗的诗学意义第65-68页
        一、兴象玲珑的审美价值第65-66页
        二、酬唱寄赠的交往功用第66-67页
        三、对物抒情的典范意义第67-68页
    第二节 唐代对物诗的影响第68-71页
结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附录 唐代对物诗篇目第77-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唐诗文献学研究
下一篇:论张大春小说创作风格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