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饮料冷食制造工业论文--清凉饮料论文--功能饮料论文

新型果醋固定化发酵工艺探索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7-27页
    1.1 果醋概况第17-21页
        1.1.1 果醋简介第17-18页
        1.1.2 果醋的营养保健功效第18-19页
        1.1.3 果醋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 黄酒第21-22页
        1.2.1 黄酒及其保健功能第21页
        1.2.2 黄酒发展现状第21-22页
    1.3 固定化技术第22-24页
        1.3.1 固定化方法第22页
        1.3.2 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22-23页
        1.3.3 固定化载体第23-24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1.4.1 研究目的第24页
        1.4.2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第25-27页
        1.5.1 研究思路第25-26页
        1.5.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果醋发酵优良醋酸菌的筛选第27-35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27页
            2.2.1.1 实验材料第27页
            2.2.1.2 实验试剂第27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27-28页
        2.2.3 醋酸菌菌株的选择第28-30页
            2.2.3.1 醋酸菌分离筛选流程第28页
            2.2.3.2 醋酸菌培养基第28页
            2.2.3.3 醋酸菌的产酸性能测定第28-29页
            2.2.3.4 革兰氏染色第29页
            2.2.3.5 醋酸菌的16S rDNA菌种鉴定第29-30页
        2.2.4 总酸含量测定第30页
        2.2.5 数据统计方法第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2.3.1 分离筛选结果第30-31页
        2.3.2 形态观察及革兰氏染色结果第31-32页
        2.3.3 菌种鉴定结果第32-33页
        2.3.4 各醋酸菌产酸性能比较结果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果醋固定化发酵载体的选择第35-49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5-40页
        3.2.1 材料与试剂第35-36页
            3.2.1.1 实验材料第35页
            3.2.1.2 菌种第35-36页
            3.2.1.3 实验试剂第36页
        3.2.2 仪器与设备第36页
        3.2.3 果醋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第36-37页
            3.2.3.1 工艺流程第36-37页
            3.2.3.2 操作要点第37页
        3.2.4 醋酸菌固定化方法第37-39页
            3.2.4.1 固定化载体的制备第37页
            3.2.4.2 醋酸菌的固定化处理方法第37-38页
            3.2.4.3 实验室简易固定化发酵装置设计第38-39页
        3.2.5 最适固定化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第39-40页
            3.2.5.1 醋酸菌固定化发酵方法第39页
            3.2.5.2 不同固定化材料发酵果醋感官评价第39页
            3.2.5.3 不同载体固定化发酵的产酸性能及其稳定性研究第39-40页
        3.2.6 理化指标测定第40页
            3.2.6.1 酒精度的测定方法第40页
            3.2.6.2 总酸含量测定第40页
        3.2.7 数据统计方法第4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0-47页
        3.3.1 醋酸菌用不同载体固定发酵的总酸含量变化结果第40-41页
        3.3.2 用不同载体固定醋酸菌发酵果醋的感官评定结果第41-42页
        3.3.3 不同载体连续固定化发酵产酸性能比较结果第42-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黄酒果酒配比及其对果醋产酸和风味的影响第49-66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9-52页
        4.2.1 材料与试剂第49-50页
            4.2.1.1 实验原料第49页
            4.2.1.2 主要试剂第49-50页
        4.2.2 仪器与设备第50页
        4.2.3 香气成分的测定方法第50-51页
            4.2.3.1 样品固相微萃取第50页
            4.2.3.2 色谱条件第50页
            4.2.3.3 质谱条件第50-51页
        4.2.4 有机酸的测定方法第51-52页
            4.2.4.1 有机酸标准溶液的制备第51页
            4.2.4.2 有机酸色谱分析条件第51页
            4.2.4.3 精密度检测第51页
            4.2.4.4 重复性检测第51页
            4.2.4.5 加标回收实验第51页
            4.2.4.6 果醋样品有机酸分析第51-52页
        4.2.5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第52页
            4.2.5.1 总酸含量测定第52页
            4.2.5.2 还原糖的测定第52页
        4.2.6 不同比例混合果醋样品感官评定第52页
        4.2.7 数据处理第5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2-65页
        4.3.1 不同配比果醋的总酸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第52-54页
        4.3.2 香气物质检测结果第54-58页
        4.3.3 有机酸测定结果第58-64页
            4.3.3.1 果醋中特征性有机酸定性分析第58-59页
            4.3.3.2 各有机酸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9-60页
            4.3.3.3 精密度和重复性实验结果第60-61页
            4.3.3.4 加标回收实验结果第61-62页
            4.3.3.5 样品有机酸检测结果第62-64页
        4.3.4 不同比例混合发酵果醋感官评价结果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果醋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第66-76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6-68页
        5.2.1 材料与试剂第66页
        5.2.2 仪器与设备第66页
        5.2.3 单因素对醋酸发酵的影响研究第66-67页
            5.2.3.1 初始pH值对固定化醋酸发酵的影响第66-67页
            5.2.3.2 接种量对固定化醋酸发酵的影响第67页
            5.2.3.3 装液量对固定化醋酸发酵的影响第67页
            5.2.3.4 浇淋次数对固定化醋酸发酵的影响第67页
            5.2.3.5 温度对固定化醋酸发酵的影响第67页
        5.2.4 果醋固定化醋酸发酵条件的优化第67-68页
        5.2.5 数据统计方法第68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8-75页
        5.3.1 单因素实验结果第68-70页
        5.3.2 固定化醋酸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结果第70-75页
            5.3.2.1 响应面试验点醋酸发酵产酸结果第70-71页
            5.3.2.2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第71-73页
            5.3.2.3 模型讨论分析第73-74页
            5.3.2.4 验证实验结果第74-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果醋稳定性及其抗氧化性研究第76-86页
    6.1 引言第76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76-79页
        6.2.1 材料与试剂第76页
            6.2.1.1 实验原料第76页
            6.2.1.2 主要试剂第76页
        6.2.2 仪器与设备第76-77页
        6.2.3 稳定性研究第77页
            6.2.3.1 不同加盐量处理第77页
            6.2.3.2 不同灭菌方法处理第77页
            6.2.3.3 果醋稳定性跟踪测定第77页
        6.2.4 各指标测定方法第77-78页
            6.2.4.1 总酸含量变化的测定第77-78页
            6.2.4.2 pH变化的测定第78页
            6.2.4.3 维生素C变化的测定第78页
            6.2.4.4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第78页
            6.2.4.5 还原糖含量变化的测定第78页
            6.2.4.6 微生物指标测定第78页
        6.2.5 果醋抗氧化性的测定方法第78-79页
            6.2.5.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方法第78页
            6.2.5.2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方法第78-79页
            6.2.5.3 总还原力的测定方法第79页
        6.2.6 数据统计方法第79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79-85页
        6.3.1 稳定性测定结果第79-82页
            6.3.1.1 加盐量的确定第79-80页
            6.3.1.2 杀菌方式的确定第80-81页
            6.3.1.3 果醋稳定性跟踪测定第81-82页
        6.3.2 抗氧化性测定结果第82-85页
            6.3.2.1 DPPH清除率测定结果第82-83页
            6.3.2.2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测定结果第83-84页
            6.3.2.3 还原能力测定结果第84-85页
    6.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86-89页
    7.1 结论第86-87页
    7.2 创新点第87页
    7.3 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6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酰基结冷胶/明胶复合食用膜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共享发展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