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IETM 概述 | 第11-14页 |
·IETM 分类 | 第12-13页 |
·IETM 标准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m IETM 系统关键技术与总体设计 | 第19-36页 |
·ASD S1000D 标准 | 第19-25页 |
·S1000D 标准概述 | 第19-20页 |
·ASD S1000D 的核心概念 | 第20-25页 |
·数据模块(Data Module,DM) | 第20-23页 |
·通用资源数据库(CSDB) | 第23-25页 |
·MDA 体系结构 | 第25-31页 |
·MDA 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MDA 框架概述 | 第26-27页 |
·MDA 核心技术 | 第27-31页 |
·元对象机制(MOF) | 第27-29页 |
·XML 元数据交换(XMI) | 第29-30页 |
·公共仓库元模型(CWM) | 第30-31页 |
·mIETM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第31-33页 |
·mIETM 系统总体设计架构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m IETM 系统详细设计 | 第36-60页 |
·mIETM 开发过程 | 第36-39页 |
·MDA 基本开发过程 | 第37-38页 |
·mIETM 的开发过程 | 第38-39页 |
·mIETM 开发过程的优势 | 第39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需求分析 | 第39-46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功能性需求 | 第40-44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非功能性需求 | 第44-45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数据需求 | 第45-46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详细设计 | 第46-51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域模型设计 | 第46-47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功能性设计 | 第47-49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应用框架设计 | 第49-51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PIM 模型 | 第51-59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元模型 | 第51-52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静态模型 | 第52-57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实体类模型 | 第52-54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会话类模型 | 第54-57页 |
·mIETM 数据管理层的动态模型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m IETM 系统的模型转换 | 第60-74页 |
·MDA 模型转换的概念 | 第60-61页 |
·MDA 模型转换的种类 | 第61-62页 |
·模型与代码的转换 | 第61页 |
·模型与模型的转换 | 第61-62页 |
·PIM 到PSM 模型的转换方法 | 第62-64页 |
·mIETM 的模型转换方法 | 第64-68页 |
·QVT Relations 语言概述 | 第65-67页 |
·RDBMS 目标元模型 | 第67页 |
·JAVA 目标元模型 | 第67-68页 |
·mIETM PIM 到PSM 的转换 | 第68-71页 |
·mIETM PIM 到RDBMS 模型的转换 | 第68-70页 |
·mIETM PIM 到JAVA 模型的转换 | 第70-71页 |
·mIETM PSM 到代码的转换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m IETM 原型开发实践 | 第74-87页 |
·AndroMDA 工作机理 | 第74-76页 |
·相关准备工作 | 第76-80页 |
·开发环境准备 | 第76-79页 |
·AndroMDA Profiles 的定制 | 第79-80页 |
·基于AndroMDA 的m IETM 实现 | 第80-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工作总结 | 第87-88页 |
·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