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t铁水车悬挂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 第11页 |
1.2 铁水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1.3 铁水车相关技术 | 第16-17页 |
1.3.1 悬挂系统同步控制技术 | 第16页 |
1.3.2 有限元技术 | 第16-17页 |
1.3.3 多目标铰点优化技术 | 第17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铁水车的整体设计 | 第19-40页 |
2.1 铁水车整体结构简介 | 第19-25页 |
2.1.1 动力单元 | 第20-21页 |
2.1.2 鹅颈加载机构 | 第21-22页 |
2.1.3 后车悬挂机构 | 第22-23页 |
2.1.4 转向机构 | 第23-24页 |
2.1.5 铁水车技术特点 | 第24-25页 |
2.2 铁水车驱动系统设计 | 第25-29页 |
2.2.1 驱动系统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2.2.2 驱动系统计算与选型 | 第26-29页 |
2.3 铁水车悬挂升降系统设计 | 第29-33页 |
2.3.1 悬挂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 第29-30页 |
2.3.2 悬挂液压系统计算与选型 | 第30-33页 |
2.3.3 悬挂液压系统所需功率计算 | 第33页 |
2.4 铁水车转向系统设计 | 第33-37页 |
2.4.1 转向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 第33-35页 |
2.4.2 转向液压系统计算与选型 | 第35-37页 |
2.5 整车安全性设计 | 第37-39页 |
2.5.1 应急转向设计 | 第37-38页 |
2.5.2 其他安全性措施 | 第38-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铁水车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40-53页 |
3.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40-41页 |
3.1.1 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40-41页 |
3.1.2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原则 | 第41页 |
3.2 铁水车车架结构的静力学分析 | 第41-47页 |
3.2.1 车架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3.2.2 静力分析 | 第44-47页 |
3.3 铁水车车架结构的动力学分析 | 第47-52页 |
3.3.1 结构动力学分析基础 | 第47-48页 |
3.3.2 模态分析 | 第48-50页 |
3.3.3 谐响应分析 | 第50-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加载机构多目标优化 | 第53-64页 |
4.1 遗传算法原理 | 第53-55页 |
4.2 多目标优化中的遗传算法 | 第55-58页 |
4.2.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55-56页 |
4.2.2 Pareto最优解 | 第56页 |
4.2.3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 | 第56-58页 |
4.3 加载机构数学模型 | 第58-60页 |
4.3.1 设计变量的确定 | 第58-59页 |
4.3.2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59页 |
4.3.3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59-60页 |
4.4 加载机构多目标优化 | 第60-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铁水车悬挂液压系统升降同步性研究 | 第64-79页 |
5.1 悬挂液压系统分析 | 第64-67页 |
5.1.1 泵控方式分析 | 第64-65页 |
5.1.2 蓄能器回路改进 | 第65-66页 |
5.1.3 悬挂液压系统改进 | 第66-67页 |
5.2 悬挂液压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67-75页 |
5.2.1 恒压变量泵建模及仿真 | 第67-68页 |
5.2.2 调速阀建模及仿真 | 第68-69页 |
5.2.3 液控换向阀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69-70页 |
5.2.4 蓄能器压力补偿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70-71页 |
5.2.5 悬挂液压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71-75页 |
5.3 现场实验 | 第75-78页 |
5.3.1 实验方案介绍 | 第75-76页 |
5.3.2 现场实验及分析 | 第76-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