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本科生数字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5-23页
        1.2.1 国内外数字素养研究第15-18页
        1.2.2 国内外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第18-21页
        1.2.3 相关研究的述评第21-23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23-24页
        1.3.1 研究目的第23页
        1.3.2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4-25页
        1.4.1 研究思路第24页
        1.4.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25-27页
        1.5.1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5.2 论文创新点第26-27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实验设计第27-45页
    2.1 数字素养概念界定第27-32页
        2.1.1 数字素养相关概念辨析第27-28页
        2.1.2 数字素养概念框架第28-32页
    2.2 科研创新能力概念界定第32-35页
        2.2.1 本科生科研能力第33页
        2.2.2 创新能力第33-34页
        2.2.3 科研创新能力概念内涵第34-35页
    2.3 实验设计第35-45页
        2.3.1 实验对象第36-37页
        2.3.2 实验工具与分析方法第37-38页
        2.3.3 测评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第38-41页
        2.3.4 预实验及修正第41-45页
第三章 数字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测试第45-51页
    3.1 实验过程第45-46页
        3.1.1 实验过程控制第45页
        3.1.2 数据采集过程第45-46页
    3.2 实验结果第46-51页
        3.2.1 数字素养水平测试结果第46-48页
        3.2.2 科研创新能力测试结果第48-51页
第四章 数字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第51-61页
    4.1 数字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关系第51-53页
        4.1.1 整体相关性分析第51-52页
        4.1.2 整体回归分析第52-53页
    4.2 数字素养内部素养域间的关系分析第53-56页
        4.2.1 内部素养域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3-54页
        4.2.2 内部素养域因子分析第54-56页
    4.3 数字素养各素养域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第56-61页
        4.3.1 数字素养各素养域与科研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分析第56-58页
        4.3.2 数字素养各素养域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58-61页
第五章 数字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关系的差异化分析第61-71页
    5.1 不同学科被试数字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第61-64页
        5.1.1 不同学科被试在两个测评中的结果分析第61-63页
        5.1.2 不同学科被试数字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分析第63-64页
    5.2 不同性别被试数字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第64-67页
        5.2.1 不同性别被试在两个测评中的结果分析第64-66页
        5.2.2 不同性别被试数字素养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关系第66-67页
    5.3 特殊实验结果分析第67-71页
        5.3.1 高科研创新能力和低数字素养的案例分析第69页
        5.3.2 低科研创新能力和高数字素养的案例分析第69-7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1-75页
    6.1 研究结论与应用第71-74页
        6.1.1 研究结论第71-72页
        6.1.2 研究应用第72-74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4-75页
        6.2.1 研究不足第74页
        6.2.2 研究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93页
作者简介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校所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依法治校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