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外房地产市场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房地产市场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的含义及特征 | 第16-17页 |
一、房地产市场的含义 | 第16页 |
二、房地产市场的特征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一、房地产景气循环及周期波动理论 | 第17-19页 |
二、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三、房地产泡沫理论 | 第19-20页 |
四、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21-23页 |
一、景气模型法 | 第21页 |
二、统计预警法 | 第21-22页 |
三、模型预警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住宅增量市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标准确定 | 第23-28页 |
第一节 住宅增量市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6页 |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3-24页 |
二、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指标各级别标准值的确定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住宅增量市场的综合评价 | 第28-38页 |
第一节 住宅增量市场综合评价方法 | 第28-32页 |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8-29页 |
二、层次分析法 | 第29-32页 |
第二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2-36页 |
第三节 住宅增量市场的综合评价 | 第36-38页 |
第五章 以常熟市为例的实证分析 | 第38-60页 |
第一节 常熟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 第38-39页 |
一、房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 | 第38页 |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 第38页 |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张 | 第38-39页 |
四、商品房市场交易量大幅上升 | 第39页 |
五、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隐患 | 第39页 |
第二节 常熟市住宅增量市场发展概况 | 第39-43页 |
一、商品住宅开发投资情况 | 第39-40页 |
二、商品住宅开发面积情况 | 第40-41页 |
三、商品住宅销售情况 | 第41-42页 |
四、保障性住房实施情况 | 第42页 |
五、个人住房信贷规模情况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常熟市住宅增量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一、常熟市住宅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 第43-45页 |
二、常熟市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常熟市住宅增量市场的综合评价 | 第46-55页 |
一、基础数据整理 | 第46-47页 |
二、综合评价计算 | 第47-49页 |
三、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49-55页 |
第五节 常熟市住宅增量市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55-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一、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0页 |
二、展望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