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7-8页 |
1.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1-14页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2页 |
1.3.4 主要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3.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第2章 物流外包风险有关的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4-15页 |
2.1.1 交易成本的内容 | 第14页 |
2.1.2 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 第14-15页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8页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21页 |
2.3.1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 第18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内容 | 第18-21页 |
2.4 博弈论简介 | 第21-23页 |
第3章 物流外包风险的经济学分析 | 第23-32页 |
3.1 物流外包内容概述 | 第23-26页 |
3.1.1 物流外包中几个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3.1.2 物流外包意义 | 第24-25页 |
3.1.3 物流外包的流程 | 第25-26页 |
3.2 物流外包中的风险来源及表现形式 | 第26-30页 |
3.2.1 委托—代理关系引发的风险及表现形式 | 第26-27页 |
3.2.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风险及表现形式 | 第27-29页 |
3.2.3 社会制度不完善下的风险及表现形式 | 第29-30页 |
3.3 物流外包风险的存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1 物流外包风险的存在提高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 第30页 |
3.3.2 物流外包风险的存在限制了物流外包市场规模的扩大 | 第30-31页 |
3.3.3 物流外包风险的存在延缓了社会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 第31-32页 |
第4章 物流外包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 第32-50页 |
4.1 物流外包过程中各方博弈模型 | 第32-33页 |
4.2 有效合约对物流外包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 第33-40页 |
4.2.1 防范物流外包中道德风险的有效合约模型 | 第33-37页 |
4.2.2 防范物流外包逆向选择风险的有效合约模型 | 第37-40页 |
4.2.3 物流外包企业采用的激励方式 | 第40页 |
4.3 制度安排对物流外包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 第40-50页 |
4.3.1 制度概述 | 第40-41页 |
4.3.2 建立传递信息的中介组织 | 第41-48页 |
4.3.3 完善与物流外包有关的法律法规 | 第48-5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研究回顾 | 第50页 |
5.2 研究总结 | 第50-51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详细摘要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