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导言 | 第9-2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三) 基本研究方法:实地研究 | 第16-18页 |
(四) 研究目的、意义与资料收集 | 第18-20页 |
二、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知状况的质性分析 | 第20-37页 |
(一) 期盼与认同:医疗风险压力下的选择 | 第20-24页 |
1、“生病”,“生大病”成为比养老更为担心的事 | 第20-22页 |
2、“想”与“怕”的逻辑 | 第22页 |
3、一个“好”政策 | 第22-24页 |
(二) 揣测与巷议:“村委告知”下的不知情者 | 第24-27页 |
1、村委告知:村庄动员的媒介 | 第24-25页 |
2、揣测与巷议:“知情权”实现的重要形式 | 第25-27页 |
(三) 收益:参合意愿的根本 | 第27-34页 |
1、即期回报:逆向选择行为的动力 | 第29-30页 |
2 “实际收益”:参合意愿的根本 | 第30-33页 |
3、现实利益:被忽视的需求 | 第33-34页 |
(四) 信任:“好”政策下的“家庭”回归 | 第34-37页 |
三、影响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知的社会因素分析 | 第37-50页 |
(一) 农民经济收入脆弱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1、对卫生保健的逃避行为 | 第37-38页 |
2、强烈的“回报”意识与“谨慎”投资 | 第38-39页 |
(二) 传统家庭风险分担机制的影响 | 第39-41页 |
1、家庭自助观念 | 第39-40页 |
2、熟人社会内的互助意识 | 第40-41页 |
(三) 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 第41-45页 |
1、定点医疗机构的盈利性倾向 | 第42-43页 |
2、医疗行为约束机制的缺失 | 第43-45页 |
3、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供给的低水平 | 第45页 |
(四)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 | 第45-46页 |
(五) 传统决策体制、组织形式及工作方式惯性的作用 | 第46-50页 |
1、决策惯性:公众参与的缺失 | 第46-47页 |
2、工作方式惯性:村委会—村庄动员的主体 | 第47-48页 |
3、组织形式惯性:对政府组织系统的依赖 | 第48-50页 |
四、增进农民理解与支持的几点建议 | 第50-55页 |
(一) 确保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 | 第50-51页 |
(二) 落实政府的村庄动员责任,加大宣传力度 | 第51-52页 |
(三) 建立由农民代表参与的新型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和监督机制 | 第52-53页 |
(四) 加强卫生领域的配套改革 | 第53-55页 |
五、结语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