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国外教师激励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3.2 国内教师激励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中职教师激励因素的实证调查 | 第20-40页 |
2.1 中职教师激励因素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20-24页 |
2.1.1 中职教师激励因素调查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22-23页 |
2.1.3 调查工具 | 第23页 |
2.1.4 调查过程 | 第23-24页 |
2.1.5 统计方法 | 第24页 |
2.2 中职教师激励因素的调查结果 | 第24-34页 |
2.2.1 中职教师激励因素的需求程度 | 第24-25页 |
2.2.2 中职教师激励因素的满足状况 | 第25-28页 |
2.2.3 中职教师激励因素的差异分析 | 第28-34页 |
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2.3.1 教师的物质需求仍然非常强烈 | 第34-35页 |
2.3.2 精神层面更高需求无法完全实现 | 第35-36页 |
2.3.3 不同个人特征教师的需要差异明显 | 第36-40页 |
第3章 中职院校教师激励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0-44页 |
3.1 中职教师激励现状 | 第40-41页 |
3.1.1 中职教师的主要需求 | 第40页 |
3.1.2 中职学校教师激励措施 | 第40-41页 |
3.2 中职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3.2.1 学校层面激励形式较单一 | 第41-42页 |
3.2.2 奖酬待遇的程度控制不好 | 第42页 |
3.2.3 激励效果持续的时间不长 | 第42-43页 |
3.2.4 教师缺乏自我激励与竞争意识不强 | 第43-44页 |
第4章 改善中职教师激励状况的对策 | 第44-50页 |
4.1 发挥学校激励的主导作用 | 第44-47页 |
4.1.1 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 第44-45页 |
4.1.2 建立完善的同伴互助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第45-46页 |
4.1.3 提供个性多样的发展渠道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 第46页 |
4.1.4 以教师为本,让教师感受到人文关怀 | 第46-47页 |
4.1.5 理性分析教师需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 | 第47页 |
4.2 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 第47-48页 |
4.2.1 教育方面的财政支持 | 第47-48页 |
4.2.2 中职教师的法制保障 | 第48页 |
4.3 鼓励教师自我激励 | 第48-50页 |
4.3.1 做好职业生涯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第48页 |
4.3.2 建立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个体发展 | 第48-49页 |
4.3.3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奖惩辩证统一 | 第49-50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