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2.1 国外政府补助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2 国内政府补助的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9-21页 |
3 政府补助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 | 第21-27页 |
3.1 政府补助会计理论 | 第21-22页 |
3.1.1 政府补助的定义 | 第21页 |
3.1.2 收益法与资本法 | 第21页 |
3.1.3 总额法与净额法 | 第21-22页 |
3.1.4 公允价值法与名义价值法 | 第22页 |
3.1.5 权责发生制法与收付实现制法 | 第22页 |
3.2 政府补助会计准则 | 第22-27页 |
3.2.1 国际会计准则 | 第22-24页 |
3.2.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 第24-25页 |
3.2.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 第25-27页 |
4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现状 | 第27-35页 |
4.1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总体特征 | 第28-29页 |
4.2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政府补助行业分布 | 第29-31页 |
4.3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净利润的影响 | 第31-33页 |
4.4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5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35-45页 |
5.1 样本的选择 | 第35页 |
5.2 政府补助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 | 第35-38页 |
5.2.1 未能全面的披露递延收益中政府补助的种类和金额 | 第36-38页 |
5.2.2 少数企业对递延收益中政府补助作出说明 | 第38页 |
5.3 政府补助在利润表中的披露 | 第38-42页 |
5.3.1 未能全面的披露营业外收入中政府补助的种类和金额 | 第38-41页 |
5.3.2 税费返还未计入政府补助 | 第41-42页 |
5.3.3 其他不足 | 第42页 |
5.4 政府补助在现金流量表中的披露 | 第42页 |
5.5 报表中披露的政府补助缺乏内在的联系 | 第42-43页 |
5.6 小结 | 第43-45页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5-48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建议 | 第45-48页 |
6.2.1 完整披露政府补助 | 第45-46页 |
6.2.2 加强对政府补助的监督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