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复数运算的几何特征及实践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问题第12-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2.文献综述第14-23页
    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6-23页
        2.2.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高中数学课程的定位第16-17页
        2.2.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17-19页
        2.2.3 在数学教学中的“概念理解”第19-20页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2.2.5 知识迁移理论第21页
        2.2.6 学习动机理论第21-22页
        2.2.7 类比学习第22页
        2.2.8 历史相似性理论第22-23页
3.复数运算的几何特性第23-37页
    3.1 “-1~(1/2)”的几何意义第23-27页
        3.1.1 “-1~(1/2)”的几何意义之初现第24-26页
        3.1.2 “-1~(1/2)”的几何意义---旋转算子第26-27页
    3.2 复数运算第27-31页
        3.2.1 复数的加减法第27-28页
        3.2.2 复数的乘除法第28-29页
        3.2.3 复数运算的几何特征第29-31页
    3.3 复数“i”的旋转特点第31-37页
        3.3.1 复数·i与复数Z_1、i之间的关系第31-34页
        3.3.2 复数i与实轴成角度 θ 时复数的运算第34-37页
4.复数运算的几何特点在中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应用第37-42页
    4.1 复数运算的几何特点结合不等式的应用第37-39页
    4.2 复数运算的几何特点结合三角函数的应用第39-40页
    4.3 复数运算的几何特点结合平面几何的应用第40-42页
5 复数运算的几何特点在复数三个阶段的教学中的影响第42-55页
    5.1 复数的引入教学阶段第42-47页
        5.1.1 数概念的发展第42-43页
        5.1.2 复数的引入第43-47页
    5.2 复数的几何意义教学阶段第47-50页
        5.2.1 现今复数的几何意义教学的反思第47-48页
        5.2.2 复数的几何意义的教学第48-50页
    5.3 复数的应用教学阶段第50-55页
6 建议与展望第55-60页
    6.1 研究结论第55-57页
    6.2 教学建议第57-59页
    6.3 研究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贝叶斯极值估计的地质灾害损失分布与风险度量研究
下一篇:基于精力分配模型的英中传译语言产出质量下降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以2016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界领导人峰会模拟交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