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4页
        1.1.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国外研究过程考察第16-1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考察第19-21页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21-23页
        1.3.1 研究方法第21页
        1.3.2 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第23-29页
    2.1 治理理论第23-26页
        2.1.1 治理的涵义及特点第23-24页
        2.1.2 我国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第24-26页
    2.2 善治理念第26-29页
        2.2.1 善治的含义及要素第26-27页
        2.2.2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第27-29页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状况及分析第29-36页
    3.1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变迁第29-31页
        3.1.1 政府集中管制——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前第30页
        3.1.2 多元参与治理——改革开放以后至今第30-31页
    3.2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现存问题及原因第31-36页
        3.2.1 政府治理层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2-33页
        3.2.2 企业层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34页
        3.2.3 第三部门层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35页
        3.2.4 民众层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5-36页
第四章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及其启示第36-45页
    4.1 美国、欧盟、日本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第36-40页
        4.1.1 美国的食品安全治理机构及模式第36-38页
        4.1.2 欧盟的食品安全治理机构及模式第38-39页
        4.1.3 日本的食品安全治理机构及模式第39-40页
    4.2 国际经验对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启示第40-45页
        4.2.1 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的权责义务第41-42页
        4.2.2 努力推动第三部门的发展与完善第42-43页
        4.2.3 力求提高公众参与的意愿和行为第43-45页
第五章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分析第45-52页
    5.1 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之必然性考察第45-48页
        5.1.1 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的必要性第46-47页
        5.1.2 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的可行性第47-48页
    5.2 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之结构性考察第48-52页
        5.2.1 反中心: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的基本特色第48-49页
        5.2.2 结构优化: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的基本内容第49-52页
第六章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的实施路径第52-59页
    6.1 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的观念准备第52-53页
        6.1.1 树立人本观念第52页
        6.1.2 树立责任观念第52-53页
        6.1.3 树立幸福观念第53页
    6.2 食品安全多元互动治理模式的制度建设第53-59页
        6.2.1 完善政府的基本治理机制第53-55页
        6.2.2 落实食品厂商“第一责任”第55-56页
        6.2.3 打造食品安全的社会网络体系第56-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AN总线的沥青摊铺机行驶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磁阻传感器的三维电子罗盘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