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6-7页 |
一、 古代中韩贸易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7-10页 |
(一) 三国和统一新罗时代的中韩贸易 | 第7-8页 |
1 三国时期的中韩贸易状况 | 第7-8页 |
2 统一新罗时期的中韩贸易状况 | 第8页 |
(二) 高丽时代的中韩贸易 | 第8-9页 |
(三) 朝鲜时代的中韩贸易 | 第9-10页 |
1 朝鲜前期的对明贸易 | 第9页 |
2 朝鲜后期的对清贸易 | 第9-10页 |
二、 1992 年中韩建交后两国贸易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 第10-18页 |
(一) 中国同韩国贸易继续保持增长 | 第11-13页 |
(二) 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 第13-15页 |
(三) 贸易的地区结构从沿海向内陆延伸 | 第15页 |
(四) 中韩贸易的投资将会持续增长 | 第15-17页 |
1 韩国对中国投资步伐加快 | 第15-16页 |
2 中国对韩投资项目数量较多、金额较小、投资增长较快 | 第16-17页 |
3 相互投资将会持续增长 | 第17页 |
(五) 中国入世带来的正面效应 | 第17-18页 |
1 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 | 第17页 |
2 促进结构调整及贸易发展 | 第17-18页 |
3 进一步推进技术合作交流 | 第18页 |
三、 中韩贸易的摩擦 | 第18-24页 |
(一) 中韩贸易的摩擦和纠纷的深层次原因 | 第18-22页 |
1 国家利益的斗争 | 第19页 |
2 关税壁垒的提高 | 第19-20页 |
3 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不可避免 | 第20页 |
4 中方贸易逆差不断增长 | 第20-21页 |
5 贸易保护主义 | 第21-22页 |
(二) 解决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 | 第22-23页 |
1 通过调整贸易结构减少贸易摩擦 | 第22页 |
2 建立处理贸易摩擦问题的协商机制 | 第22页 |
3 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提高企业应对此类事件的整体能力 | 第22页 |
4 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差别性入手,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 第22-23页 |
(三) 中韩贸易需要提高法律透明度与合法利益的保护 | 第23-24页 |
四、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 第24-34页 |
(一)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二) 建立东亚合作与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 | 第27-28页 |
(三) 建立中韩日经济合作区以带动、促进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第28-30页 |
(四) 中韩货币一体化 | 第30-34页 |
1 中韩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2 中国主导:货币主导 | 第32页 |
3 实现中韩货币一体化的步骤 | 第32-34页 |
注释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论文摘要 | 第38-40页 |
Abstract | 第40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