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 第5-6页 |
一、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6-15页 |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沿革 | 第6-7页 |
(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7-12页 |
(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使东北、西北成为互动 | 第12-15页 |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面临的困境分析 | 第15-20页 |
(一) 市场化程度较低 | 第15页 |
(二) 国有经济比重过重,企业历史包袱沉重 | 第15-16页 |
(三)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任务艰巨 | 第16页 |
(四) 企业工艺设备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 第16-17页 |
(五) 就业和再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保障能力较弱 | 第17页 |
(六)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困难,发展接续产业难度较大 | 第17-18页 |
(七) 筹集资金难,外来引进资金少,资金严重匮乏 | 第18页 |
(八) 融资能力差,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 第18页 |
(九)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水平较低 | 第18-19页 |
(十) 受区域文化和观点的影响较深 | 第19-20页 |
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取向与对策建议 | 第20-30页 |
(一)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取向 | 第20-21页 |
(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 第21-30页 |
1 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 第21-22页 |
2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 | 第22-23页 |
3 全方位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 第23-24页 |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保障能力 | 第24-25页 |
5 努力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25-26页 |
6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 第26-27页 |
7 加快推进城镇化,全面实施县域突破战略 | 第27-28页 |
8 加快生态省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28-30页 |
注 释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33-37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37页 |
原创声明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