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森林生态系统论文

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农林生态系统交错带动态变化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5页
        1.1.1 退耕还林工程第11-12页
        1.1.2 生态交错带第12-14页
        1.1.3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第14-15页
    1.2 交错带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第16-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3.2 研究问题第17页
        1.3.3 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第19-2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0页
    2.2 采样设计第20-21页
    2.3 样方设置第21-24页
        2.3.1 样方设置第21-22页
        2.3.2 样带设置第22-24页
    2.4 样点选择第24页
    2.5 土壤养分的测定第24页
    2.6 植物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分析第24-26页
    2.7 移动分隔窗技术第26-28页
    2.8 数据处理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49页
    3.1 退耕时间对撂荒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的影响第29-35页
        3.1.1 退耕时间对撂荒地中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优势度的影响第29-30页
        3.1.2 物种组成的分科特征第30-33页
        3.1.3 物种组成的生长型结构第33-34页
        3.1.4 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第34-35页
    3.2 不同退耕年限撂荒地土壤养分的差异第35-36页
    3.3 交错带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第36-43页
        3.3.1 植物物种α多样性变化趋势第36-39页
        3.3.2 植物物种β多样性变化趋势第39-42页
        3.3.3 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第42-43页
    3.4 退耕时间对交错带位置和宽度的影响第43-49页
        3.4.1 基于物种重要值的交错带判定第43-45页
        3.4.2 基于土壤养分的生态交错带宽度的判定第45-47页
        3.4.3 基于物种重要值和土壤养分指标交错带宽度对比第47-49页
4 讨论第49-53页
    4.1 不同退耕年限影响下撂荒地植物群落的特征第49-50页
    4.2 退耕影响下的交错带土壤养分特征第50-51页
    4.3 不同退耕年限影响下交错带宽度差异第51-53页
5 结论第53-54页
6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跨国粮食企业发展模式对中国粮食企业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下一篇:中韩贸易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