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M2M 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IEEE 802.15.4 MAC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M2M 和 IEEE 802.15.4 协议的概述 | 第16-24页 |
2.1 M2M 概述 | 第16-18页 |
2.1.1 M2M 的应用领域及业务特征 | 第16-17页 |
2.1.2 M2M 实时与非实时业务源模型 | 第17-18页 |
2.2 IEEE 802.15.4 协议概述 | 第18-23页 |
2.2.1 IEEE 802.15.4 网络特点 | 第18页 |
2.2.2 网络组成及拓扑 | 第18-20页 |
2.2.3 超帧结构 | 第20-22页 |
2.2.4 数据传输模式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M2M 非实时业务的 IEEE 802.15.4 接入分析模型 | 第24-40页 |
3.1 IEEE 802.15.4 MAC 层延时模型 | 第24-33页 |
3.1.1 IEEE 802.15.4 时隙 CSMA/CA 机制 | 第24-25页 |
3.1.2 IEEE 802.15.4 时隙 CSMA/CA 分析模型 | 第25-30页 |
3.1.3 MAC 层服务时间的 PGF | 第30-33页 |
3.2 IBP/G/1/K 排队模型 | 第33-35页 |
3.3 性能分析 | 第35-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异质 M2M 业务的 IEEE 802.15.4 接入分析模型 | 第40-60页 |
4.1 系统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4.2 CAP 竞争接入机制模型 | 第41-44页 |
4.2.1 异质 M2M 业务的 IEEE 802.15.4 CSMA/CA 分析模型 | 第41-44页 |
4.2.2 M2M 实时与非实时终端排队模型 | 第44页 |
4.3 CFP 非竞争接入机制模型 | 第44-47页 |
4.3.1 IEEE 802.15.4 GTS 分配机制 | 第44-45页 |
4.3.2 IEEE 802.15.4 GTS 分配分析模型 | 第45-47页 |
4.4 CAP 和 CFP 模型之间的耦合关系 | 第47-48页 |
4.5 性能分析 | 第48-59页 |
4.5.1 CAP 阶段性能分析 | 第49-52页 |
4.5.2 CFP 阶段性能分析 | 第52-54页 |
4.5.3 整体接入性能分析 | 第54-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