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隐名股东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隐名股东概述 | 第13-26页 |
第一节 隐名股东的概念辨析 | 第13-18页 |
一、隐名股东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 第13-16页 |
二、隐名股东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6-18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 第18-23页 |
一、隐名股东产生的原因 | 第18-22页 |
二、隐名股东的分类 | 第22-23页 |
第三节 隐名股东的法律意义辨析 | 第23-25页 |
一、隐名股东制度存在的积极意义辨析 | 第23-24页 |
二、隐名股东制度存在的消极意义辨析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隐名股东法律关系和纠纷类型辨析 | 第26-39页 |
第一节 隐名股东与相关当事人法律关系辨析 | 第26-36页 |
一、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法律关系辨析 | 第26-31页 |
二、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公司间的法律关系辨析 | 第31-34页 |
三、隐名股东、显名股东和第三人间的法律关系辨析 | 第34-36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法律纠纷的类型辨析 | 第36-38页 |
一、隐名股东身份及股权确认纠纷 | 第36页 |
二、隐名股东瑕疵出资纠纷 | 第36页 |
三、股权转让纠纷 | 第36-37页 |
四、股权收益或股款返还纠纷 | 第37页 |
五、隐名东股权执行和保全纠纷 | 第37页 |
六、隐名股东的其他纠纷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我国隐名股东的立法现状与完善 | 第39-53页 |
第一节 中外隐名股东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一、英美法系隐名股东法律制度辨析 | 第39页 |
二、大陆法系隐名股东法律制度辨析 | 第39-40页 |
三、我国隐名股东法律制度辨析 | 第40-41页 |
第二节 隐名股东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辨析 | 第41-43页 |
一、维护各方主体利益平衡原则 | 第41-42页 |
二、维护公司法律关系稳定性原则 | 第42页 |
三、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原则 | 第42页 |
四、维护交易安全原则 | 第42页 |
五、制裁恶意规避法律行为原则 | 第42-43页 |
六、坚持隐名自由、显名自愿原则 | 第43页 |
第三节 我国隐名股东制度的完善 | 第43-53页 |
一、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制度的完善 | 第43-44页 |
二、隐名股东违背法律强行禁止性规定的制度完善 | 第44-46页 |
三、隐名股东、显名股东与善意第三人纠纷的制度完善 | 第46-47页 |
四、隐名股东制度中股权信托的引进 | 第47-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