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非阻塞算法与多进程网络程序优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7-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1.1 多核处理器第17-18页
        1.1.2 多队列网卡第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3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25页
    1.4 术语第25-26页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6-29页
第2章 非阻塞算法背景第29-39页
    2.1 非阻塞算法分类第29-30页
        2.1.1 无等待算法第29页
        2.1.2 无锁算法第29-30页
        2.1.3 无障碍算法第30页
    2.2 基本概念第30-34页
        2.2.1 原语第30-32页
        2.2.2 STM第32页
        2.2.3 RCU第32-33页
        2.2.4 ABA第33页
        2.2.5 内存屏障和优化屏障第33-34页
    2.3 垃圾回收算法第34-37页
        2.3.1 指针引用计数算法第34页
        2.3.2 冒险指针算法第34-35页
        2.3.3 时代回收算法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非阻塞数据结构设计与实现第39-69页
    3.1 MWRITE设计与实现第39-43页
        3.1.1 MWrite的设计第39-40页
        3.1.2 MWrite的实现第40-43页
        3.1.3 注意事项第43页
    3.2 非阻塞双链表第43-46页
        3.2.1 查找第43页
        3.2.2 插入第43-44页
        3.2.3 删除第44页
        3.2.4 实验第44-46页
    3.3 非阻塞跳表第46-52页
        3.3.1 跳表简介第46-47页
        3.3.2 指针标记第47页
        3.3.3 非阻塞跳表实现第47-50页
        3.3.4 正确性证明和验证第50-52页
        3.3.5 实验第52页
    3.4 无锁数组第52-56页
        3.4.1 设计与实现第52-53页
        3.4.2 实验第53-56页
    3.5 无锁数组哈希表第56-64页
        3.5.1 数组哈希表第56-59页
        3.5.2 无锁数组哈希表第59-64页
    3.6 快速时代垃圾回收算法第64-68页
        3.6.1 设计与实现第64-66页
        3.6.2 实验第66-68页
    3.7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OS负载均衡优化第69-77页
    4.1 LINUX负载均衡背景第69-73页
        4.1.1 Linux进程负载均衡第69-70页
        4.1.2 调度域负载均衡算法第70-73页
    4.2 LINUX负载均衡优化方法第73-74页
        4.2.1 负载均衡算法优化:新任务第73-74页
        4.2.2 负载均衡算法优化:周期性调度第74页
    4.3 实验第74-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5章 多进程网络服务器程序优化第77-91页
    5.1 LINUX网络协议栈的扩展技术第77-82页
        5.1.1 RSS哈希算法第77-79页
        5.1.2 RPS与RFS第79页
        5.1.3 XPS第79-80页
        5.1.4 多进程服务器模型第80-82页
    5.2 多进程服务器模型优化第82-85页
        5.2.1 设计第82-83页
        5.2.2 修改网卡驱动第83-84页
        5.2.3 新REUSEPORT哈希算法第84-85页
        5.2.4 进程绑定CPU与网卡中断亲和力第85页
    5.3 基于SOCKET的TCP代理服务器模型优化第85-88页
        5.3.1 当前代理服务器存在的问题第86-87页
        5.3.2 优化方案一第87页
        5.3.3 优化方案二第87-88页
    5.4 实验第88-89页
    5.5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6章 用户态包处理的网络负载均衡框架UVS的设计与实现第91-107页
    6.1 背景第91-96页
        6.1.1 网络负载均衡背景第91-93页
        6.1.2 常见网络负载均衡软件第93-95页
        6.1.3 网卡工作原理第95-96页
    6.2 UVS的设计与实现第96-104页
        6.2.1 框架设计第96-99页
        6.2.2 零拷贝设计第99-101页
        6.2.3 多核多进程支持第101-102页
        6.2.4 基于数组的无锁队列第102-103页
        6.2.5 IP/TCP/UDP数据包处理第103-104页
        6.2.6 ARP与路由第104页
    6.3 实验第104-105页
    6.4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7章 总结第107-109页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第107-108页
    7.2 未来的研究工作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艾米莉名单”研究
下一篇:建行长春西安广场支行薪酬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