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章 “艾米莉名单”的诞生 | 第15-26页 |
1.1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 第15-20页 |
1.1.1 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产生的背景 | 第15-17页 |
1.1.2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 第17-18页 |
1.1.3 妇女争取堕胎权,废除《堕胎法》 | 第18-20页 |
1.1.4 妇女组织的出现 | 第20页 |
1.2 艾伦·马尔科姆与“艾米莉名单” | 第20-26页 |
1.2.1 艾伦·马尔科姆 | 第21-22页 |
1.2.2 “艾米莉名单”的成立 | 第22-26页 |
第二章 “艾米莉名单”的发展历程 | 第26-37页 |
2.1 1992 年“妇女年” | 第26-28页 |
2.1.1 1985~1992 年“艾米莉名单”发展的历史 | 第26-27页 |
2.1.2 “艾米莉名单”对妇女年的贡献 | 第27-28页 |
2.2 2004 年转向民主党 | 第28-32页 |
2.2.1 1993~2004 年“艾米莉名单”发展的历史 | 第28-30页 |
2.2.2 与民主党关系的确立 | 第30-32页 |
2.3 进军总统政治 | 第32-35页 |
2.3.1 2005~2008 年“艾米莉名单”发展的历史 | 第32-33页 |
2.3.2 “艾米莉名单”初探总统政治 | 第33-35页 |
2.4 历史性的一年 | 第35-37页 |
2.4.1 2009~2012 年“艾米莉名单”发展的历史 | 第35-36页 |
2.4.2 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艾米莉名单”的内部建构 | 第37-46页 |
3.1 重要的四大因素 | 第37-41页 |
3.1.1 金钱 | 第37-39页 |
3.1.2 媒体 | 第39-40页 |
3.1.3 信誉 | 第40页 |
3.1.4 动员 | 第40-41页 |
3.2 “艾米莉名单”主要活动 | 第41-46页 |
3.2.1 妇女投票计划 | 第42-43页 |
3.2.2 政治机会计划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艾米莉名单”的影响及未来 | 第46-56页 |
4.1 多重影响的角色 | 第46-50页 |
4.1.1 政治行动委员会 | 第46-48页 |
4.1.2 利益集团 | 第48-49页 |
4.1.3 政党辅助 | 第49-50页 |
4.2 希望的未来 | 第50-56页 |
4.2.1 “艾米莉名单”取得的成就 | 第50-52页 |
4.2.2 “艾米莉名单”与其它妇女政治行动委员会的关系 | 第52-54页 |
4.2.3 “总统女士”计划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