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写和符号清单第19-2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56页
    1.1 铁基材料介导的高级氧化过程第22-30页
        1.1.1 磁铁矿(Fe_3O_4)第22-24页
        1.1.2 赤铁矿(α-Fe_2O_3)第24-26页
        1.1.3 磁赤铁矿(γ-Fe_2O_3)第26页
        1.1.4 羟基氧化铁(FeOOH)第26-27页
        1.1.5 零价铁(ZVI)第27-29页
        1.1.6 其他含铁化合物第29-30页
    1.2 纳米零价铁概述第30-33页
        1.2.1 纳米零价铁的主要合成方法第31页
        1.2.2 纳米零价铁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31-33页
    1.3 墨烯材料概述第33-38页
        1.3.1 石墨烯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第33页
        1.3.2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第33-34页
        1.3.3 墨烯吸附材料第34-36页
        1.3.4 石墨烯光催化材料第36-38页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第38-3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9-56页
第二章 FeS_2@GO芬顿体系氧化降解水中对氯苯酚第56-7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57-60页
        2.1.1 主要材料和试剂第57页
        2.1.2 FeS_2和FeS_2@GO的制备第57-58页
        2.1.3 吸附和降解实验第58页
        2.1.4 H_2O_2浓度的测定第58-59页
        2.1.5 铁溶出测定第59页
        2.1.6 分析方法第59页
        2.1.7 样品表征第59-60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60-72页
        2.2.1 FeS_2和FeS_2@GO表征第60-62页
        2.2.2 FeS_2@GO去除4-CP第62-64页
        2.2.3 铁离子的溶出第64-65页
        2.2.4 FeS_2@GO用量、溶液pH和H_2O_2浓度对4-CP去除的影响第65-67页
        2.2.5 FeS_2@GO的循环利用第67-68页
        2.2.6 降解产物鉴定第68-70页
        2.2.7 反应机理探究第70-72页
    2.3 小结第72-7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3-78页
第三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与纳米零价铁的pH响应的可磁性分离动态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第78-11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79-83页
        3.1.1 主要材料和试剂第79-80页
        3.1.2 GO/nZVI复合物的制备第80页
        3.1.3 抗生素的吸附和臭氧化第80-81页
        3.1.4 分析方法第81-83页
        3.1.5 样品表征第83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83-102页
        3.2.1 GO/nZVI的pH调控自组装第83-86页
        3.2.2 GO/nZVI复合物的表征第86-91页
        3.2.3 ENR的吸附热力学第91-92页
        3.2.4 ENR的吸附动力学第92-94页
        3.2.5 GO/nZVI的稳定性第94-95页
        3.2.6 GO/nZVI的再生第95-97页
        3.2.7 GO/nZVI的循环利用第97页
        3.2.8 广谱性研究第97-102页
    3.3 小结第10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02-111页
第四章 环糊精和壳聚糖/纳米零价铁协同原位修复除草剂污染土壤的探索第111-13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112-117页
        4.1.1 主要材料和试剂第112-113页
        4.1.2 壳聚糖/纳米铁复合物的制备第113页
        4.1.3 实验室试验第113-114页
        4.1.4 田间试验第114-115页
        4.1.5 分析方法第115-117页
        4.1.6 吸附剂表征第11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117-132页
        4.2.1 环糊精的增溶作用第117-121页
        4.2.2 土壤的吸附和降解第121-124页
        4.2.3 吸附剂的表征第124页
        4.2.4 CS/nZVI的吸附效率和回用第124-126页
        4.2.5 染物的臭氧化分解和吸附剂的回用第126-127页
        4.2.6 实地修复试验第127-132页
    4.3 小结第132-13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33-138页
第五章 结论第138-141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和意义第138-139页
    5.2 创新点第139页
    5.3 研究展望第139-141页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假单胞菌属对染化废水中典型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半封闭空间低浓度NO_x光催化—吸附脱除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