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高中地理课堂“探导模式”概述 | 第17-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2 实施原则 | 第17-18页 |
2.3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8-20页 |
2.4 高中地理课堂“探导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4.1 学习金字塔 | 第20-21页 |
2.4.2 杜威式的“探究式学习” | 第21-22页 |
3 《大气环流》内容在“探导模式”下的学案设计 | 第22-27页 |
3.1 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3.2 设计思路 | 第23-26页 |
3.3 设计方案 | 第26-27页 |
4 “探导模式”与非探导模式对比研究 | 第27-42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4.2 《大气环流》内容在“探导模式”下的教学实施 | 第27-32页 |
4.2.1 教学实施方案 | 第27-29页 |
4.2.2 教学实施实录 | 第29-32页 |
4.3 《大气环流》内容在非“探导模式”下的教学实施 | 第32-35页 |
4.4 教学反馈 | 第35-42页 |
4.4.1 “探导模式”教学反馈 | 第35-39页 |
4.4.2 非模式教学反馈 | 第39页 |
4.4.3 总结两类教学实验的优缺点 | 第39-42页 |
5 《大气环流》内容在“探导模式”下的教学完善 | 第42-46页 |
5.1 学案完善 | 第42页 |
5.2 教学再实践和反馈 | 第42-44页 |
5.3 对比分析教学实施效果 | 第44-4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结论 | 第46页 |
6.2 局限性与不足 | 第46页 |
6.3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76页 |
附录1 | 第50-58页 |
附录2 | 第58-60页 |
附录3 | 第60-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