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9-12页 |
1.前言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断奶仔猪的胃肠道生理特点 | 第13-14页 |
2.1.1 断奶仔猪的的胃肠道结构特点 | 第13页 |
2.1.2 断奶仔猪的消化酶分泌特点 | 第13页 |
2.1.3 断奶仔猪的肠道微生物区系特点 | 第13-14页 |
2.2 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因素 | 第14-15页 |
2.2.1 引起非感染性腹泻的因素 | 第14页 |
2.2.2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因素 | 第14-15页 |
2.3 高剂量氧化锌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 | 第15-20页 |
2.3.1 高剂量氧化锌能促生长防腹泻 | 第15-16页 |
2.3.2 锌在动物肠上皮的吸收过程 | 第16-17页 |
2.3.3 高剂量氧化锌防腹泻的作用途径 | 第17-20页 |
2.3.4 高剂量氧化锌引发的负面效应 | 第20页 |
2.4 新形式氧化锌的应用 | 第20-22页 |
2.4.1 纳米氧化锌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 | 第21页 |
2.4.2 粘土矿负载氧化锌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 | 第21-22页 |
2.4.3 包被氧化锌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 | 第22页 |
3. 存在的问题和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3.1 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3.2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3.3 试验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4.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4.2 试验动物及饲粮 | 第23页 |
4.3 试验设计 | 第23-25页 |
4.4 日常管理及样品采集 | 第25-26页 |
4.4.1 日常管理 | 第25页 |
4.4.2 样品采集 | 第25-26页 |
4.5 试验所需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4.5.1 试验所需主要仪器 | 第26页 |
4.5.2 试验所需主要试剂 | 第26页 |
4.6 指标测定及方法 | 第26-30页 |
4.6.1 生长性能及腹泻情况 | 第26页 |
4.6.2 消化道内容物、粪便、肝、肾和血清的锌水平 | 第26页 |
4.6.3 小肠组织形态学结构 | 第26-27页 |
4.6.4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 第27页 |
4.6.5 空肠粘膜各基因表达水平 | 第27-28页 |
4.6.6 肠道微生物图谱 | 第28-30页 |
4.6.7 肠道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相对丰度 | 第30页 |
4.7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5.1 生产性能和腹泻指数 | 第30-32页 |
5.2 体组织和消化道内容物锌水平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 第32-34页 |
5.3 小肠组织形态学结构及相关调控因子基因表达水平 | 第34-35页 |
5.4 肠道SIgA浓度以及紧密连接、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 | 第35-37页 |
5.5 肠道微生物区系图谱及肠道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相对含量 | 第37-40页 |
6. 讨论 | 第40-47页 |
6.1 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指数的影响 | 第40-42页 |
6.2 锌在断奶仔猪体内的吸收沉积 | 第42-43页 |
6.3 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肠道粘膜结构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6.4 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45-47页 |
7.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第47-50页 |
7.1 全文结论 | 第47页 |
7.2 创新点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