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2-14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4-22页
        一、国内外集聚效应研究综述第14-17页
        二、国内外溢出效应研究综述第17-19页
        三、协同发展理论研究综述第19-21页
        四、长江经济带研究综述第21-22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五节 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24-25页
        一、可能的创新点第24页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5-38页
    第一节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第25-27页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第25-26页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第26-27页
    第二节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第27-30页
        一、空间权重矩阵第27-29页
        二、空间滞后模型第29页
        三、空间误差模型第29页
        四、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第29-30页
    第三节 组合预测方法第30-34页
        一、灰色预测模型第30-31页
        二、多项式回归模型第31页
        三、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第31-33页
        四、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第33-34页
    第四节 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的测度模型第34-36页
        一、空间集聚效应测度模型第34-35页
        二、空间溢出效应测度模型第35-36页
    第五节 耦合协调度测度第36-38页
        一、协调发展的耦合度模型第36-37页
        二、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第37-38页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集聚效应的空间关联与时空演变第38-54页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性分析第38-41页
        一、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第38-39页
        二、区域经济集聚的时空演变第39-41页
    第二节 空间集聚效应时空格局演变第41-48页
        一、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第42页
        二、空间集聚效应的演化过程第42-45页
        三、空间集聚效应的空间格局第45-48页
    第三节 空间集聚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第48-53页
        一、影响因素选择第48-49页
        二、影响因素分析第49-53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空间溢出效应的时空演变第54-66页
    第一节 空间溢出效应的演化过程第54-57页
        一、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第54-55页
        二、空间溢出效应的演化特征第55-57页
    第二节 空间溢出效应预警分析第57-59页
        一、灰色预测第57页
        二、多项式回归第57-58页
        三、BP神经网络预测第58页
        四、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第58-59页
    第三节 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格局第59-65页
        一、基于距离衰减原理的最优空间权重选择第59-60页
        二、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分布第60-65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机制与模式第66-77页
    第一节 协同发展机制第66-69页
        一、协同发展的政府机制第67页
        二、协同发展的市场机制第67-68页
        三、协同发展的企业机制第68-69页
    第二节 基于空间变异的耦合协调度测度第69-72页
        一、区域耦合协调性分析第69-70页
        二、局部耦合协调性分析第70-72页
    第三节 协同发展模式第72-76页
        一、资源共享型模式第72-73页
        二、优势互补型模式第73-74页
        三、关联互动型模式第74-75页
        四、联网辐射型模式第75-76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77-80页
    第一节 结论第77-78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录第86-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时空分析
下一篇:中美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