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时空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二、国内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三、文献述评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有待研究之处第17-19页
        一、可能的创新点第17-18页
        二、有待研究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4页
    第一节 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第19-21页
        一、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第19-20页
        二、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第20-21页
    第二节 经济增长推动城镇化第21-24页
        一、经济增长推动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第21-22页
        二、经济增长推动城镇化的作用机制第22-24页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状况第24-34页
    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状况第24-28页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口分布第24-25页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数量变化第25-26页
        三、城镇化进程中建成区面积变化第26-27页
        四、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第27-28页
    第二节 经济增长状况第28-34页
        一、经济总量与速度的变化情况第28-29页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第29-32页
        三、地区经济差异第32-34页
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时序分析第34-40页
    第一节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时间趋势变化分析第34-35页
    第二节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长期均衡分析第35-40页
        一、单位根检验第35-36页
        二、协整检验第36-37页
        三、误差修正模型第37-38页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8-40页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空间分析第40-52页
    第一节 空间计量理论简介第40-43页
        一、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第40-41页
        二、空间权重矩阵第41页
        三、空间相关性分析第41-43页
        四、空间计量模型第43页
    第二节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3-52页
        一、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第43-44页
        二、空间相关性分析第44-49页
        三、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第49-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5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52-53页
    第二节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代际差异研究
下一篇: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