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病原性乳房炎概述 | 第11-14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的发生及危害 | 第11-14页 |
·小鼠乳房炎模型的研究 | 第14-15页 |
·乳腺免疫防御机制 | 第15-21页 |
·乳腺天然免疫系统 | 第16-18页 |
·乳腺适应性免疫系统 | 第18-21页 |
·γδ T 细胞的免疫功能 | 第21-23页 |
·γδ T 细胞的分类 | 第23-27页 |
·分泌 IFN-γ的γδ T 细胞 | 第23-25页 |
·分泌 IL-17 的γδ T 细胞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C57BL/6J 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 第29-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小鼠 | 第29页 |
·菌株 | 第29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29页 |
·细菌 CFU 的测定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C57BL/6J 小鼠乳房炎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实验小鼠的试验处理及分组 | 第30-31页 |
·实验小鼠人工感染方法 | 第31页 |
·感染后实验小鼠的处理 | 第31页 |
·C57BL/6J 小鼠乳房炎模型的鉴定 | 第31-32页 |
·临床检测 | 第31页 |
·组织学检测 | 第31-32页 |
·结果 | 第32-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 C57BL/6J 小鼠乳腺组织和脾脏组织中γδ T 细胞的分离和检测 | 第37-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实验动物 | 第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小鼠乳腺淋巴细胞的分离 | 第38页 |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 | 第38-39页 |
·乳腺和脾脏γδ T 淋巴细胞标记 | 第39页 |
·结果 | 第39-45页 |
·脾脏中分泌 IFN-γ与 IL-17A 的γδ T 细胞动态变化 | 第39-41页 |
·乳腺中分泌 IFN-γ与 IL-17A 的γδ T 细胞动态变化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乳腺组织中γδT 细胞分泌、分化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转录因子的基因与蛋白检测 | 第46-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50页 |
·实验动物 | 第46-47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47页 |
·小鼠乳腺组织总 RNA 提取 | 第47页 |
·cDNA 合成与浓度测定 | 第47-48页 |
·引物设计 | 第48页 |
·实时荧光 PCR 测定小鼠乳腺组织促炎因子及淋巴细胞转录因子基因表达水平 | 第48-49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小鼠乳腺研磨液当中的 IL-6、IL-17 | 第49-50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小鼠乳腺研磨液当中的 TGF-β | 第50页 |
·结果 | 第50-59页 |
·IL-17+ 的γδ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 RT-PCR 检测 | 第50-56页 |
·IFN-γ+ γδ T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 RT-PCR 检测 | 第56-58页 |
·小鼠乳腺组织中 IL-17、TGF-β及 IL-6 蛋白水平检测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缩略字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