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子旋转阻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14-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14-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前进度 | 第16-19页 |
第2章 辊子旋转阻力产生原理 | 第19-31页 |
2.1 辊子的结构 | 第19-20页 |
2.2 辊子旋转阻力的产生原理分析 | 第20-27页 |
2.2.1 轴承阻力 | 第20-22页 |
2.2.2 迷宫密封粘滞阻力 | 第22-27页 |
2.2.3 与内外密封圈接触产生的旋转阻力 | 第27页 |
2.3 辊子旋转阻力实验台的设计 | 第27-31页 |
2.3.1 实验台功能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2.3.2 实验台结构模型设计 | 第29-31页 |
第3章 测量实验台的硬件设计 | 第31-43页 |
3.1 实验台的结构组成 | 第31-38页 |
3.1.1 系统的机械结构 | 第31页 |
3.1.2 测量机构 | 第31-34页 |
3.1.3 配重机构 | 第34页 |
3.1.4 自张紧及动力机构 | 第34-36页 |
3.1.5 信号检测装置 | 第36-38页 |
3.2 实验台主要元件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 第38-43页 |
3.2.1 电动机驱动系统的部件选择 | 第38-39页 |
3.2.2 传动轮系计算 | 第39-40页 |
3.2.3 直线导轨的选型计算 | 第40页 |
3.2.4 电机变频器选型 | 第40-43页 |
第4章 实验台测量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43-55页 |
4.1 ANSYS Workbench概述 | 第43-46页 |
4.1.1 ANASYS Workbench简介 | 第43-44页 |
4.1.2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第44-46页 |
4.2 测量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6-52页 |
4.2.1 测量机构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4.2.2 网格的划分 | 第49-51页 |
4.2.3 加载与求解 | 第51-52页 |
4.3 测量机构模态分析 | 第52-55页 |
第5章 实验方法与误差分析 | 第55-63页 |
5.1 实验样本准备 | 第55页 |
5.2 辊子旋转阻力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5.3 传感器标定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5.4 数据采集系统的校准与调零方法 | 第58-59页 |
5.5 旋转阻力测量装置误差分析 | 第59-63页 |
5.5.1 误差分类 | 第59-60页 |
5.5.2 误差基本性质及处理 | 第60-61页 |
5.5.3 测量系统的误差分析 | 第61-63页 |
第6章 数据采集系统及软件设计 | 第63-77页 |
6.1 数据采集系统基本原理 | 第63页 |
6.2 数据采集系统搭建 | 第63-68页 |
6.2.1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 | 第63-64页 |
6.2.2 研华数据采集卡USB-4716概述 | 第64-65页 |
6.2.3 数据采集系统接线 | 第65-66页 |
6.2.4 数据采集参数选取 | 第66-68页 |
6.3 软件设计总体方案 | 第68-77页 |
6.3.1 研华ActiveDAQ Pro概述 | 第68-69页 |
6.3.2 软件设计方案 | 第69-7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