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滚动轴承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滚动轴承接触力学有限元仿真分析现状 | 第15页 |
1.2.3 滚动轴承刚度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滚动轴承基本结构与理论 | 第18-2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滚动轴承结构特点 | 第18-22页 |
2.2.1 深沟球轴承 | 第19-20页 |
2.2.2 角接触球轴承 | 第20-22页 |
2.3 滚动轴承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2.3.1 Hertz弹性接触理论 | 第22-23页 |
2.3.2 刚性套圈假设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特性的解析分析 | 第24-40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角接触球轴承的力学模型 | 第24-30页 |
3.2.1 单个滚珠的受力分析 | 第24-27页 |
3.2.2 滚动轴承的载荷-位移关系 | 第27-28页 |
3.2.3 滚动轴承的刚度矩阵基本定义 | 第28-29页 |
3.2.4 滚动轴承的刚度矩阵表达式 | 第29-30页 |
3.3 带有故障的滚动轴承的刚度模型 | 第30-35页 |
3.3.1 正常无故障状态下轴承刚度模型 | 第30-31页 |
3.3.2 具有单一点蚀故障时轴承的刚度计算模型 | 第31-34页 |
3.3.3 滚珠缺失时的轴承刚度模型 | 第34-35页 |
3.4 算例 | 第35-38页 |
3.4.1 正常无故障情况下轴承的刚度特性 | 第36-37页 |
3.4.2 外圈滚道具有单一点蚀故障时轴承的刚度特性 | 第37-38页 |
3.4.3 正常与带故障轴承的刚度特性对比分析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滚动轴承刚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60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有限元接触问题的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4.2.1 接触单元类型 | 第40-41页 |
4.2.2 接触问题分析步骤 | 第41-42页 |
4.3 正常无故障条件下轴承的刚度计算模型 | 第42-55页 |
4.3.1 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计算模型 | 第42-49页 |
4.3.2 圆柱滚子轴承的刚度计算模型 | 第49-55页 |
4.4 带有故障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有限元分析 | 第55-58页 |
4.4.1 外圈点蚀故障模型仿真 | 第55页 |
4.4.2 滚珠缺损故障模型仿真 | 第55-56页 |
4.4.3 有限元结果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滚动轴承刚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60-74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试验台简介 | 第60-61页 |
5.3 测量方法与流程 | 第61-63页 |
5.3.1 测试原理 | 第61页 |
5.3.2 测试流程 | 第61-63页 |
5.4 实验测试结果 | 第63-72页 |
5.4.1 无故障状态下测试结果 | 第63-67页 |
5.4.2 滚珠缺失故障状态下测试结果 | 第67-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