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点磨削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1.2 点磨削的特点 | 第11-13页 |
1.3 摩擦学及表面接触力学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3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5 本文拟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第2章 点磨削表面形貌对零件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18-24页 |
2.1 点磨削纹理特征及零件表面形貌表征 | 第18-21页 |
2.1.1 点磨削不同于普通外圆磨的纹理特征 | 第18-19页 |
2.1.2 点磨削表面纹理方向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19-20页 |
2.1.3 表面形貌表征 | 第20-21页 |
2.2 点磨削表面形貌对零件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 点磨削表面形貌对接触力学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Hertz理论及统计学接触力学模型 | 第24-34页 |
3.1 固体表面的接触 | 第24-25页 |
3.1.1 固体表面的接触过程 | 第24-25页 |
3.1.2 接触面积 | 第25页 |
3.2 Hertz理论 | 第25-30页 |
3.2.1 球形接触 | 第26-29页 |
3.2.2 圆柱体接触 | 第29-30页 |
3.3 统计学接触模型 | 第30-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点磨削表面分形接触力学模型 | 第34-54页 |
4.1 分形理论及其发展现状 | 第34页 |
4.2 分形几何理论 | 第34-37页 |
4.2.1 分形维数的定义 | 第35页 |
4.2.2 分形维度的计算 | 第35-37页 |
4.3 接触表面微观几何形貌的分形模拟 | 第37页 |
4.4 表面接触的分形研究 | 第37-38页 |
4.5 分形接触力学模型 | 第38-46页 |
4.5.1 接触面为圆形的分形接触力学模型 | 第38-41页 |
4.5.2 接触面为矩形的分形接触力学模型 | 第41-44页 |
4.5.3 两圆柱面的分形接触力学模型 | 第44-46页 |
4.6 点磨削加工表面两圆柱面的分形接触力学模型 | 第46-50页 |
4.7 点磨削加工表面小角度两圆柱面的分形接触力学模型 | 第50-5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点磨削表面分形接触力学模型分析 | 第54-68页 |
5.1 参数确定 | 第54-55页 |
5.2 表面接触系数可行性分析 | 第55-56页 |
5.2.1 分析表面接触系数与小圆柱半径关系 | 第55-56页 |
5.2.2 分析表面接触系数与载荷的关系 | 第56页 |
5.3 载荷—实际接触长度与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 第56-59页 |
5.4 应力与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 第59-66页 |
5.4.1 分形接触力学模型与Hertz模型下的应力的比较 | 第59-60页 |
5.4.2 应力—实际接触长度与各个变量的关系 | 第60-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