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2.1 制造业产业升级内涵的界定 | 第14页 |
2.2 制造业产业升级类型与路径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2.1 制造业产业升级类型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2.2 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3 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4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3 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9-30页 |
3.1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3.2 制造业产业环境的PEST分析 | 第21-25页 |
3.2.1 制造业产业政治环境分析 | 第21页 |
3.2.2 制造业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3.2.3 制造业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 第22-24页 |
3.2.4 制造业产业技术环境分析 | 第24-25页 |
3.3 制造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3.1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 第25页 |
3.3.2 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 第25-26页 |
3.3.3 劳动生产率低 | 第26页 |
3.3.4 成本优势面临压力 | 第26-27页 |
3.3.5 高耗能与高污染现象严重 | 第27页 |
3.3.6 空心化与低端化现象凸显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4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及其理论分析 | 第30-45页 |
4.1 制造业产业升级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30-36页 |
4.1.1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第30-32页 |
4.1.2 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第32-35页 |
4.1.3 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35-36页 |
4.2 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第36-43页 |
4.2.1 企业家精神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36-37页 |
4.2.2 关键资源积累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37-38页 |
4.2.3 产业整合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38-40页 |
4.2.4 产业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40-43页 |
4.3 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模型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5-82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45-48页 |
5.1.1 企业家精神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研究假设 | 第45页 |
5.1.2 关键资源积累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研究假设 | 第45-46页 |
5.1.3 产业整合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研究假设 | 第46页 |
5.1.4 产业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研究假设 | 第46-48页 |
5.2 变量的测量 | 第48-52页 |
5.2.1 企业家精神的测量 | 第48-49页 |
5.2.2 关键资源积累的测量 | 第49页 |
5.2.3 产业整合的测量 | 第49-50页 |
5.2.4 产业技术创新的测量 | 第50-51页 |
5.2.5 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度量 | 第51-52页 |
5.3 问卷设计 | 第52-54页 |
5.3.1 小样本问卷调查 | 第52-54页 |
5.3.2 大样本问卷调查 | 第54页 |
5.4 信度、效度检验 | 第54-66页 |
5.4.1 信度检验 | 第54-55页 |
5.4.2 效度检验 | 第55-61页 |
5.4.3 中介效应检验 | 第61-66页 |
5.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66-77页 |
5.6 检验结构的分析与讨论 | 第77-80页 |
5.6.1 因子结构分析 | 第77-78页 |
5.6.2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第78页 |
5.6.3 结果分析 | 第78-8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2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附录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奖励情况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