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制备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7-27页
    1.1 ACF简介第17-18页
        1.1.1 ACF的发展简介第17-18页
        1.1.2 ACF的分类第18页
    1.2 ACF的生产第18-22页
        1.2.1 ACF的生产方法第18页
        1.2.2 预处理第18-19页
        1.2.3 碳化第19-20页
        1.2.4 活化第20页
        1.2.5 物理活化法第20页
        1.2.6 化学活化法第20-21页
        1.2.7 化学—物理联合活化法第21-22页
    1.3 ACF的结构及吸附第22-23页
        1.3.1 吸附定义第22页
        1.3.2 ACF上的吸附原理第22-23页
        1.3.3 ACF的孔结构表征第23页
    1.4 ACF的应用第23-24页
        1.4.1 ACF在净水领域的应用第23页
        1.4.2 ACF在电池领域的应用第23-24页
        1.4.3 ACF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24页
        1.4.4 ACF在回收领域的应用第24页
    1.5 课题的意义与创新点第24-25页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第27-33页
    2.1 实验材料和药品第27-28页
        2.1.1 实验材料第27页
        2.1.2 实验药品第27-28页
    2.2 实验设备第28-29页
    2.3 测试方法第29-32页
        2.3.1 ACF的线密度表征第29页
        2.3.2 ACF的体密度表征第29页
        2.3.3 ACF的反应收率表征第29-30页
        2.3.4 ACF是直径表征第30页
        2.3.5 ACF的力学性能表征第30页
        2.3.6 ACF的元素表征第30页
        2.3.7 ACF的碘吸附值表征第30-31页
        2.3.8 ACF的孔结构表征第31页
        2.3.9 ACF的红外光谱表征第31页
        2.3.10 ACF的扫描电镜表征第31-32页
    2.4 测试仪器第32-33页
第3章 不同预氧化工艺对ACF的影响第33-47页
    3.1 实验工艺第33-34页
    3.2 预氧化纤维的结构第34-38页
        3.2.1 预氧化纤维的体密度第34页
        3.2.2 不同结构预氧丝的元素含量第34-36页
        3.2.3 不同结构预氧丝的红外结构第36-38页
    3.3 水蒸气物理活化法制备的ACF第38-43页
        3.3.1 水蒸气活化制备ACF的碘吸附值第39-40页
        3.3.2 水蒸气活化制备ACF的炭化收率第40-41页
        3.3.3 水蒸气活化制备ACF的单丝强度第41-43页
    3.4 化学活化法制备的ACF第43-46页
        3.4.1 KOH活化制备ACF的碘吸附值第43-44页
        3.4.2 KOH活化制备ACF的炭化收率第44-45页
        3.4.3 KOH活化制备ACF的载荷第45-46页
    3.5 本章结论第46-47页
第4章 水蒸气活化对ACF的影响第47-61页
    4.1 实验工艺第47-48页
        4.1.1 预氧化的工艺条件第47-48页
        4.1.2 水蒸气物理活化生产试验线第48页
    4.2 水蒸气量对ACF的影响第48-57页
        4.2.1 不同水蒸气量制备ACF的炭化收率第48-50页
        4.2.2 不同水蒸气量制备ACF的碘吸附第50-51页
        4.2.3 不同水蒸气量制备ACF的单丝强度第51-52页
        4.2.4 不同水蒸气量制备ACF的晶区结构第52-54页
        4.2.5 不同水蒸气量制备ACF的孔结构第54-57页
    4.3 不同活化时间制备ACF的结构性能第57-59页
        4.3.1 不同活化时间对ACF的影响第58-59页
    4.4 短时高效活化工艺的相关研究第59-60页
        4.4.1 不同水蒸气流量对短时制备ACF的影响第59-60页
    4.5 本章结论第60-61页
第5章 KOH活化对ACF的影响第61-71页
    5.1 实验工艺第61-62页
        5.1.1 预氧化的工艺条件第61页
        5.1.2 活化的工艺条件第61-62页
        5.1.3 KOH化学活化的生产线第62页
    5.2 KOH对ACF结构性能的影响第62-69页
        5.2.1 不同浓度KOH制备ACF的碳化收率第62-64页
        5.2.2 不同浓度KOH制备ACF的碘吸附值第64-65页
        5.2.3 不同浓度KOH制备ACF的单丝载荷第65-66页
        5.2.4 不同浓度KOH制备ACF的孔结构第66-69页
    5.3 不同活化时间对KOH制备ACF结构性能的影响第69页
    5.4 本章结论第69-71页
第6章 二次活化法制备ACF第71-83页
    6.1 实验工艺第71-72页
        6.1.1 预氧化的工艺条件第71页
        6.1.2 水蒸气一次活化的工艺条件第71页
        6.1.3 KOH二次活化的工艺条件第71-72页
        6.1.4 二次活化法连续制备ACF生产试验线第72页
    6.2 KOH对二次活化制备ACF结构性能的影响第72-76页
        6.2.1 KOH对二次活化制备ACF碳化收率的影响第72-74页
        6.2.2 KOH对二次活化制备ACF碘吸附值的影响第74-75页
        6.2.3 KOH对二次活化制备的ACF单丝强度和单丝载荷的影响第75页
        6.2.4 KOH对二次活化制备ACF的孔结构分析第75-76页
    6.3 三种活化方式制备ACF的对比第76-81页
        6.3.1 不同ACF的碘吸附值与碳化收率第77-78页
        6.3.2 不同ACF的单丝强度和单丝载荷第78-79页
        6.3.3 不同ACF的直径对比第79-80页
        6.3.4 不同ACF的电镜图片第80-81页
    6.4 本章结论第81-83页
第7章 结论第83-85页
    7.1 结论第83-84页
    7.2 课题创新点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致谢第91-9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5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95-97页
附件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色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α-氰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姜黄素的负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