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江苏省观光农业区域布局规划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选题意义第13页
   ·观光农业研究综述第13-22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7-22页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2页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页
   ·研究理论基础第23-2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24页
     ·农业区位理论第24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4-25页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第25页
     ·地域分异规律第25-26页
     ·增长极理论第26页
     ·城乡一体化理论第26页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第26-27页
     ·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第27-28页
第二章 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28-40页
   ·观光农业的内涵第28-29页
     ·观光农业与相关概念辨析第28-29页
   ·观光农业的特点第29-31页
     ·农游合一性第29页
     ·高效生产性第29-30页
     ·季节性和区域性第30页
     ·可参与性第30页
     ·观赏趣味性第30页
     ·文化示范性第30-31页
     ·市场性第31页
     ·可持续性第31页
   ·观光农业的产生条件第31-32页
     ·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城市居民渴望回归大自然第31页
     ·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闲暇空间和消费能力第31页
     ·农村风貌改善,为观光农业提供了地域空间第31-32页
     ·农耕文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观光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第32页
   ·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第32-33页
   ·观光农业的类型第33-35页
     ·根据观光农业的结构分类第33-34页
     ·根据观光农业的功能分类第34-35页
   ·观光农业的功能第35-36页
     ·经济功能第35页
     ·社会功能第35页
     ·教育功能第35页
     ·生态功能第35页
     ·体验功能第35-36页
     ·文化传承及休闲娱乐功能第36页
   ·国外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第36-37页
     ·欧洲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第36页
     ·美洲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第36-37页
     ·洲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第37页
     ·澳洲第37页
   ·国内观光农业发展概况第37-40页
     ·内地观光农业发展的概况第37-38页
     ·台湾地区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第38-40页
第三章 江苏省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第40-68页
   ·江苏省旅游业概况第40页
   ·江苏省农业概况第40-41页
   ·江苏省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和意义第41-43页
     ·苏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第41-42页
     ·江苏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第42-43页
   ·苏省观光农业的发展阶段第43页
   ·观光农业发展的总体现状第43-47页
   ·江苏省部分观光农业园调研第47-56页
     ·苏州昆山星期九休闲农庄第48-49页
     ·无锡龙寺农业生态园第49-50页
     ·常州溧阳天目湖玉枝农庄第50页
     ·南京溧水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第50-51页
     ·镇江丹徒区龙恩木屋度假山庄第51页
     ·南通世外桃源休闲农庄第51-52页
     ·泰州泰兴市古银杏森林公园第52-53页
     ·宝应射阳湖荷园第53页
     ·盐城华都森林公园第53-54页
     ·徐州泰山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第54页
     ·淮安盱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第54-55页
     ·宿迁运河人家生态园第55-56页
     ·连云港赣榆谢湖有机茶果观光基地第56页
   ·江苏观光农业发展的特点第56-57页
     ·观光农业发展势头好,成绩骄人第56页
     ·观光农业项目主题突出,各具特色第56-57页
     ·科技含量高,指导农业结构调整方向第57页
     ·品牌打造,成就凸显,带动地方经济第57页
   ·江苏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第57-59页
     ·地方政府主导力度明显加强第58页
     ·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第58页
     ·观光农业景区(点)的体验、参与性不断增强第58-59页
     ·观光农业景区(点)的综合性日益加大第59页
     ·投资日益多元化第59页
   ·江苏省典型观光农业景点现状分析第59-68页
     ·苏州昆山星期九休闲农庄第60-61页
     ·南通世外桃源休闲农庄第61-63页
     ·盐城华都森林公园第63-65页
     ·典型案例剖析第65-68页
第四章 江苏省观光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及对策思路第68-94页
   ·指导思想第68页
   ·发展目标第68页
   ·布局原则第68-69页
     ·突出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68-69页
     ·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原则第69页
     ·因地制宜进行功能布局,突出个性和特色的原则第69页
     ·循序渐进,注重可操作性的原则第69页
     ·与农业和旅游业总体布局相结合的原则第69页
   ·布局规划依据第69-76页
     ·经济发展水平第69-70页
     ·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第70-71页
     ·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第71-72页
     ·人口规模第72-73页
     ·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第73-75页
     ·旅游风景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第75页
     ·民俗文化和特色产品第75-76页
   ·同类相关规划解读第76-85页
     ·对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观光农业总体布局》(2005年)的解读第76-77页
     ·对张翼等《江苏省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初步研究》(2009年)的解读第77页
     ·对地市级有关规划的解读第77-85页
   ·苏省观光农业区域布局体系划分第85-89页
     ·一级分区第85-86页
     ·二级分区第86-89页
   ·不同区域观光农业发展思路第89-91页
     ·以三大区域分区为依据,确定发展方向第89页
     ·根据游客的差异性和自身风貌,确定发展模式和核心产品第89-91页
   ·发展对策第91-94页
     ·打破常规,建立省领导挂帅,多部门协作的领导机制第91页
     ·坚持科学规划,建立省市统一协调的规划体系第91页
     ·拓宽资金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第91-92页
     ·政府牵头,加大宣传和营销,促进品牌建设第92页
     ·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第92页
     ·勇于创新,突出特色,丰富内涵第92-94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94-96页
   ·主要结论第94页
   ·研究创新点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102页
江苏省观光农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养生文化对当今造园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以阳光养生文化园规划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