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活动时间分配、夜宿行为和食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前言第12-18页
   ·滇金丝猴的由来第12页
   ·滇金丝猴的分布和数量第12-13页
   ·滇金丝猴的群大小和社会结构第13-15页
   ·滇金丝猴行为生态学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8页
第2章 研究地点和研究对象第18-23页
   ·研究地点第18-22页
     ·地理位置和概况第18-19页
     ·植被和动物第19-21页
     ·气候条件第21-22页
   ·研究对象第22-23页
第3章 响古箐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第23-50页
   ·前言第23-27页
   ·研究方法第27-29页
     ·研究对象的划分标准第27页
     ·行为观察第27-28页
     ·数据处理第28-29页
   ·研究结果第29-41页
     ·滇金丝猴群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季节性变化第29-31页
     ·日活动节律第31-34页
     ·成年雄性的活动时间分配第34-35页
     ·成年雌性的活动时间分配第35-36页
     ·少年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第36-37页
     ·婴幼猴的活动时间分配第37-38页
     ·不同年龄/性别组的活动时间分配比较第38-40页
     ·活动时间分配与昼长、温度和降雨量第40-41页
     ·活动时间分配与食物第41页
   ·讨论第41-50页
     ·滇金丝猴的日活动节律第41-43页
     ·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第43-44页
     ·不同年龄/性别组的活动时间分配第44-45页
     ·活动时间分配与周围环境第45-46页
     ·活动时间分配与食物第46-47页
     ·不同种群滇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比较第47-50页
第4章 响古箐滇金丝猴的夜宿行为第50-60页
   ·前言第50-52页
   ·研究方法第52-53页
     ·数据收集第52-53页
     ·数据分析第53页
   ·结果第53-57页
     ·睡前行为第53-54页
     ·睡觉时间第54页
     ·早上开始活动的时间第54-55页
     ·独自睡觉与抱团大小第55-56页
     ·不同年龄/性别组间的睡觉抱团行为第56-57页
   ·讨论第57-60页
     ·季节变化与睡觉行为第57页
     ·进入与离开过夜树的顺序第57-58页
     ·抱团行为第58-59页
     ·雄性家长的单独睡觉行为第59-60页
第5章 响古箐滇金丝猴的食性第60-75页
   ·前言第60-62页
   ·研究方法第62页
     ·数据收集第62页
     ·数据分析第62页
   ·研究结果第62-70页
     ·食谱第62-68页
     ·响古箐滇金丝猴的食物构成第68-70页
     ·不同食物的贡献率第70页
   ·讨论第70-75页
     ·食物选择与多样性第70-72页
     ·不同种群滇金丝猴的食性比较第72页
     ·食土行为第72-73页
     ·捕杀活鸟第73-75页
结论与创新点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9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巴胺、5-羟色胺和谷氨酸递质系统相关基因与人类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新型单克隆抗体荧光探针和pH值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