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刑事审前程序分流概述 | 第8-17页 |
(一) 世界性程序分流思潮的缘起与发展趋势 | 第8-13页 |
1. 世界性程序分流思潮的缘起 | 第9-12页 |
2. 世界性程序分流思潮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二) 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内涵与价值 | 第13-17页 |
1. 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内涵 | 第13-14页 |
2. 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价值 | 第14-17页 |
二、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理念基础 | 第17-21页 |
(一) 诉讼效益 | 第18页 |
(二) 公共利益 | 第18-19页 |
(三) 谦抑原则 | 第19-20页 |
(四) 宽严相济 | 第20-21页 |
三、域外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制度实践与启示 | 第21-33页 |
(一) 域外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制度实践 | 第21-29页 |
1. 英国的分流实践 | 第21-23页 |
2. 美国的分流实践 | 第23-25页 |
3. 德国的分流实践 | 第25-27页 |
4. 日本的分流实践 | 第27-29页 |
(二) 域外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比较与启示 | 第29-33页 |
1. 侦查阶段程序分流的分析与比较 | 第29-30页 |
2.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分析与比较 | 第30-31页 |
3. 域外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启示 | 第31-33页 |
四、我国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考察 | 第33-43页 |
(一) 我国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现状与问题 | 第33-38页 |
1. 侦查阶段的程序分流环境 | 第33-36页 |
2. 公诉阶段的程序分流环境 | 第36-38页 |
(二) 我国完善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8-43页 |
1. 完善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必要性 | 第38-40页 |
2. 完善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可行性 | 第40-43页 |
五、我国刑事审前程序分流的完善 | 第43-56页 |
(一) 侦查阶段程序分流的完善设想 | 第44-51页 |
1. 健全侦查机关撤销案件制度 | 第44-45页 |
2. 改进侦查机关非刑罚处罚措施 | 第45-48页 |
3. 规范侦查阶段程序分流的适用条件和风险评估机制 | 第48-49页 |
4. 完善侦查阶段程序分流的监督与救济机制 | 第49-51页 |
(二) 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完善设想 | 第51-56页 |
1. 扩大酌定不起诉制度的裁量空间 | 第51-52页 |
2. 拓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 | 第52-53页 |
3. 放宽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53-54页 |
4. 引入认罪协商制度 | 第54-55页 |
5. 完善公诉阶段程序分流的监督与救济机制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