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法治路径选择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导论第9-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 国外研究状况第11-13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四)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1. 研究的思路第15-16页
  2.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一、大学生就业相关理论概述第17-21页
 (一) “大学生”概念界定第17页
 (二)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第17-18页
 (三) “法治”的内涵及大学生就业法律责任的归属第18-21页
  1. “法治”的内涵第18-19页
  2. 大学生就业法律责任的归属第19-21页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第21-36页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第21-22页
 (二)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第22-24页
 (三) 大学生就业现状成因分析第24-36页
  1. 高校教育大众化,世界经济低迷第24-25页
  2.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第25-26页
  3.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第26-28页
  4. 大学生就业指导尚不规范第28-29页
  5. 大学生就业市场欠规范第29-33页
  6.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法律意识薄弱第33-34页
  7. 大学生创业权益保障滞后第34-36页
四、 大学生就业必须提升法治路径第36-45页
 (一) 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立法第36-38页
 (二) 简化劳动争议法律程序,设立大学生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第38-39页
 (三) 完善劳动合同法规制度第39-41页
 (四) 提高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法律素质第41-42页
  1. 增强大学生法律常识第41-42页
  2. 提高用人单位法律素质第42页
 (五) 大学生“创业”的合法权益必须法治保障第42-45页
  1. 促进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建设第43页
  2. 统筹大学生自主创业法律政策支持体系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以保定学院为例)
下一篇: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