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 研究设计第12-14页
        1.3.1 基本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3.3 创新点和不足第13-14页
2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4-20页
    2.1 信仰第14-17页
        2.1.1 信仰的内涵第14页
        2.1.2 信仰的分类第14-15页
        2.1.3 信仰的特征第15-16页
        2.1.4 信仰的功能第16-17页
    2.2 马克思主义信仰第17-20页
        2.2.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第17-18页
        2.2.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第18页
        2.2.3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第18-20页
3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0-31页
    3.1 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现状第20-25页
        3.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剖析第20-24页
        3.1.2 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的特点第24-25页
    3.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3.2.1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不够深入第25-26页
        3.2.2 大学生信仰形成受高校教育体制局限第26页
        3.2.3 大学生对非理性、非科学信仰存在依赖第26-27页
        3.2.4 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相对淡漠第27页
    3.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7-31页
        3.3.1 社会原因第27-28页
        3.3.2 学校原因第28-29页
        3.3.3 家庭原因第29-30页
        3.3.4 个人原因第30-31页
4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第31-35页
    4.1 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教育中,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第31-32页
        4.1.1 加深大学生对信仰的认识第31页
        4.1.2 在多元信仰中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第31-32页
    4.2 在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中,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第32页
        4.2.1 改善教育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第32页
        4.2.2 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师资力量第32页
    4.3 在开拓高校多种渠道的教育中,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第32-33页
        4.3.1 重视家庭教育对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第32-33页
        4.3.2 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对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第33页
    4.4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第33-35页
        4.4.1 不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基础第33-34页
        4.4.2 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心第34-35页
5 结论第35-36页
注释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附件: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问卷第39-4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1-42页
作者简历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内部运行机制研究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