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案情概述 | 第7-11页 |
1.1 案情回顾 | 第7-8页 |
1.1.1 本案查明的事实 | 第7-8页 |
1.1.2 审理中劳资双方的观点 | 第8页 |
1.2 审理过程中形成的几种意见以及争议焦点 | 第8-11页 |
1.2.1 案件一审时形成意见 | 第8-9页 |
1.2.2 二审法院形成的意见 | 第9-10页 |
1.2.3 争议焦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对本案焦点争议的法律分析 | 第11-17页 |
2.1 两种观点的对比 | 第11-12页 |
2.2 对争议焦点的理论分析 | 第12-15页 |
2.2.1 劳动合同中仅约定竞业限制期限,未约定补偿条款的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 | 第12页 |
2.2.2 用人单位单方出具的补偿标准是否对劳动者发生法律约束力的问题 | 第12-13页 |
2.2.3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 | 第13-15页 |
2.3 笔者对于本案处理的意见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由本案引发的对竞业限制制度的思考 | 第17-33页 |
3.1 | 第17-19页 |
3.1.1 竞业限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页 |
3.1.2 我国竞业限制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7-18页 |
3.1.3 我国竞业限制制度的使用对象 | 第18-19页 |
3.2 司法实务中较易引起争议的问题 | 第19-33页 |
3.2.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竞业限制协议效力问题,加重劳动者责任、免除己方责任的条款效力评价 | 第19-21页 |
3.2.2 约定收入中包括竞业限制补偿费的做法是否有效的问题 | 第21页 |
3.2.3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时间和方式 | 第21-22页 |
3.2.4 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的认定、标准等问题 | 第22-24页 |
3.2.5 用人单位违法而导致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者是否还应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问题 | 第24页 |
3.2.6 新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纠纷中的责任承担问题 | 第24-27页 |
3.2.7 竞业限制禁制令制度的构建初探 | 第27-33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