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 前言 | 第9-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 中小学生自杀和他杀问题 | 第9页 |
2、 高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 文献法 | 第11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3、 实验法 | 第11页 |
4、 访谈法 | 第11页 |
(四) 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1-12页 |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2页 |
3、 积极心理学理论 | 第12页 |
二、 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 第12-18页 |
(一) 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1、 心理健康 | 第12-13页 |
2、 心理健康教育 | 第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 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 第13页 |
2、 国内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定 | 第14-18页 |
1、 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14-15页 |
2、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 第15-18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三、 现状调查研究 | 第18-23页 |
(一)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第18-20页 |
1、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 第18-19页 |
2、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 | 第19-20页 |
(二)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 第20-22页 |
1、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 第20-21页 |
2、 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结果 | 第21-22页 |
(三) 高中生心理健康缺失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1、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足 | 第22页 |
2、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 第22页 |
3、 升学压力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积极性不高 | 第22-23页 |
四、 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 第23-34页 |
(一) 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 第23-25页 |
1、 心理学方法 | 第23-24页 |
2、 在合作探究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第24页 |
3、 利用生物实验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第24-25页 |
4、 借鉴其他学科经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第25页 |
(二) 、高中生物教材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挖掘 | 第25-28页 |
(三)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 第28-32页 |
1、 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目标中有体现 | 第28-29页 |
2、 利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9-30页 |
3、 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 第30-31页 |
4、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第31页 |
5、 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第31-32页 |
6、 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 第32页 |
(四) 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 第32-34页 |
一、 教学目标 | 第32页 |
二、 教学方法 | 第32页 |
三、 教学过程 | 第32-34页 |
(五) 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调查与分析 | 第34页 |
五、 结论与建议 | 第34-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录一: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 | 第40-43页 |
附录二: 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统计表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