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城市流动摊贩的法治化管理--以无锡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序言第11-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3-16页
        一、 国内对于流动摊贩管理问题的研究概况第13-15页
        二、 国外对于流动摊贩管理问题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三、 对流动摊贩治理研究情况的总结第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四节 理论基础第17-19页
    第五节 材料来源第19页
    第六节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一章 流动摊贩管理的理论辨析第20-26页
    第一节 流动摊贩的定义第20-21页
    第二节 政府管理主体及职责第21-23页
    第三节 摊贩从业资格和限制第23-24页
    第四节 摊贩经营规定和义务第24-26页
第二章 无锡流动摊贩现状研究第26-39页
    第一节 流动摊贩自然状况第26-32页
        一、 户籍信息第26-27页
        二、 年龄结构第27-28页
        三、 性别分析第28页
        四、 迁移状况第28-30页
        五、 教育程度第30页
        六、 摊贩收入第30-31页
        七、 情况分析第31-32页
    第二节 流动摊贩的经营特点第32-36页
        一、 区域分布特征第32-33页
        二、 主要经营类型第33-34页
        三、 营业时间统计第34-35页
        四、 数据统计分析第35-36页
    第三节 摊贩主观意愿调查第36-37页
    第四节 流动摊贩长期存在的原因第37-39页
第三章 无锡流动摊贩管理现状分析第39-48页
    第一节 管理机构分析第39-42页
        一、 管理主体第39-40页
        二、 管理体制第40-41页
        三、 人员构成第41页
        四、 法律依据第41-42页
    第二节 摊贩管理面临的挑战第42-46页
        一、 舆论同情下的“默契”第43-44页
        二、 运动式治理的无奈第44-45页
        三、 长治难长效的困境第45-46页
    第三节 城管执法难的原因第46-48页
第四章 无锡流动摊贩管理法规辨析第48-54页
    第一节 立法观念滞后第48-50页
        一、 城市本位主义难以改变第48-49页
        二、 维权渠道不畅第49-50页
    第二节 法规内容滞后于城管形势发展第50-51页
    第三节 法规缺乏可执行性第51-54页
        一、 执行主体不清晰第51-52页
        二、 法律操作性不强第52页
        三、 执行标准不明确第52-54页
第五章 流动摊贩法治化管理的建议第54-62页
    第一节 摊贩管理法律的调整第54-57页
        一、 保障摊贩权利第55页
        二、 调整管理思路第55-56页
        三、 引入社会力量第56-57页
        四、 区域分级管理第57页
    第二节 摊贩管理机构的调整第57-61页
        一、 上层组织架构的改革第57-58页
        二、 构建社会组织参与模式第58-59页
        三、 摊贩行业组织的建立第59-61页
    第三节 摊贩管理机制的调整第61-62页
        一、 引入摊贩记分处罚机制第61页
        二、 培育摊贩成长激励机制第61页
        三、 建立第三方评估反馈机制第61-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习生工伤事故认定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职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