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 工伤与工伤认定 | 第14-15页 |
二、 实习生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第五节 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我国实习生的工伤事故认定现状 | 第22-31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2-26页 |
一、 我国实习生的工伤事故一般规定 | 第22-23页 |
二、 各省不同的处理方式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学生实习期间相关法律关系 | 第26-29页 |
一、 实习生的劳动者资格 | 第26-27页 |
二、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的关系 | 第27-28页 |
三、 学校与实习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8-29页 |
四、 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9页 |
第三节 实习生工伤事故伤害相关责任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实习生工伤事故认定存在的问题 | 第31-40页 |
第一节 伤害预防管理不力 | 第31-33页 |
一、 学校不履行监管义务 | 第31页 |
二、 单位不重视安全管理 | 第31-32页 |
三、 学校不购买实习责任保险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实习协议履行不到位 | 第33-34页 |
一、 不签订实习协议 | 第33-34页 |
二、 实习协议内容形式不规范 | 第34页 |
第三节 相关法律法规缺位 | 第34-39页 |
一、 实习生特殊劳动者身份无法界定 | 第35-36页 |
二、 赔偿主体难以确定 | 第36-37页 |
三、 各方都不愿承担责任 | 第37-39页 |
第四节 法律意识淡薄 | 第39-40页 |
一、 学校法制教育不到位 | 第39页 |
二、 实习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维护实习生工伤事故认定合法权益的 对策建议 | 第40-51页 |
第一节 加强工伤预防措施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确保实习协议的签订实施 | 第41-43页 |
第三节 推行新型商业保险方案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建立特殊工伤保险制度 | 第45-47页 |
第五节 将实习生纳入法律调整范围 | 第47-50页 |
第六节 增强法律意识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