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职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4页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一、 选题的目的第12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0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0-22页
        一、 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0-21页
        二、 论文的主要框架第21-22页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22-24页
        一、 研究的创新第22页
        二、 论文的不足第22-24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第24-31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4-26页
        一、 我国国有企业的界定第24-25页
        二、 劳动关系的主要内涵第25-26页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6-31页
        一、 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第26-28页
        二、 正统多元理论第28-29页
        三、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理论第29-31页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劳动关系第31-44页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前的劳动关系第31-33页
        一、 “统包统配”的用工制度第31页
        二、 劳动关系主体利益一致第31-32页
        三、 国企承担职工福利待遇第32-33页
        四、 劳动纠纷处理方式单一第33页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前劳动关系的主要弊端第33-36页
        一、 国企劳动关系行政化第33-34页
        二、 劳动报酬缺乏合理性第34-35页
        三、 国企冗员负担沉重第35页
        四、 国企经济效益较低第35-36页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后的劳动关系第36-40页
        一、 劳动用工契约化第36-37页
        二、 劳动关系主体利益分化第37-38页
        三、 职工福利待遇市场化第38页
        四、 劳动争议处理多元化第38-40页
    第四节 劳动关系调整的影响第40-44页
        一、 隐性失业显性化第40-41页
        二、 劳动争议频频发生第41-42页
        三、 劳动者权益受损第42-44页
第四章 以中海油为例探讨政府调整劳动关系职能第44-53页
    第一节 中海油劳动关系调整案例第44-47页
        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劳动关系案例第44-46页
        二、 案例中政府调整劳动关系的措施第46-47页
    第二节 政府调整劳动关系的职能第47-50页
        一、 监督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第47-48页
        二、 加强劳动行政部门执法力度第48页
        三、 健全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机制第48-49页
        四、 协调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第49-50页
    第三节 政府调整劳动关系的问题第50-53页
        一、 相关法制建设滞后第50页
        二、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第50-51页
        三、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第51-52页
        四、 企业独立经营受限第52-53页
第五章 完善政府调整劳动关系的思考第53-60页
    第一节 国外政府调整劳资关系的借鉴与启示第53-56页
        一、 德国劳资关系调整机制第53-54页
        二、 日本劳资关系调整机制第54-56页
    第二节 我国政府调整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对策第56-60页
        一、 健全劳动关系调整三方机制第56页
        二、 完善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第56-57页
        三、 推进劳动关系领域的法制建设第57-58页
        四、 强化工会的地位和职能第58页
        五、 完善劳动争议的处理途径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后记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流动摊贩的法治化管理--以无锡市为例
下一篇:出入境检验检疫中的风险管控研究--以无锡检验检疫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