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山莓叶萜类和酚类物质分离、结构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缩略及中英文对照第10-17页
第1章 前言第17-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7-24页
        1.1.1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第17页
        1.1.2 癌症的化学预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第17页
        1.1.3 天然、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活性物成为研究的热点第17-18页
        1.1.4 天然的抗肿瘤活性物筛选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第18页
        1.1.5 天然产物抗肿瘤活性机理研究第18-22页
        1.1.6 山莓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25页
        1.3.1 山莓叶中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第24页
        1.3.2 活性单体的结构鉴定第24页
        1.3.3 活性单体的抗癌活性研究第24-25页
        1.3.4 抗肿瘤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第25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2章 山莓叶中萜类和酚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第26-55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6-28页
        2.2.1 实验材料第26页
        2.2.2 实验试剂第26-27页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7-28页
    2.3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3.1 提取的方法第28页
        2.3.2 液液萃取分离纯化第28页
        2.3.3 柱层析分离纯化乙酸乙酯萃取物第28-29页
        2.3.4 结构鉴定方法第29-30页
    2.4 结果分析第30-54页
        2.4.1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第30-31页
        2.4.2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第31-36页
        2.4.3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第36-38页
        2.4.4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第38-39页
        2.4.5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第39-44页
        2.4.6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第44-46页
        2.4.7 化合物7的结构鉴定第46-51页
        2.4.8 化合物8的结构鉴定第51-52页
        2.4.9 化合物9的结构鉴定第52-53页
        2.4.10 化合物10的结构鉴定第53-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山莓叶中10种单体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筛选及化合物4和 8 作用机制研究第55-72页
    3.1 引言第55页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55-57页
        3.2.1 实验材料第55页
        3.2.2 实验试剂第55-57页
        3.2.3 实验仪器第57页
    3.3 实验方法第57-62页
        3.3.1 抗肿瘤活性检测方法第57-59页
        3.3.2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化合物4和 8 对HCT-116 细胞周期的影响第59-60页
        3.3.3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化合物4和 8 对结肠癌细胞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第60页
        3.3.4 Western blot法检测化合物4和 8 对HCT-116 细胞相关周期和凋亡蛋白的影响第60-62页
        3.3.5 数据分析第62页
    3.4 结果分析第62-70页
        3.4.1 10个化合物对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第62-63页
        3.4.2 化合物对人正常肝细胞(LO2)的增殖的抑制作用第63-65页
        3.4.3 化合物 3、4 和8对正常人结肠成纤维细胞株CCD-18co增殖的抑制作用第65-66页
        3.4.4 化合物4和 8 的抗结肠癌机理研究第66-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山莓叶中阿魏酸乙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研究第72-87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72-75页
        4.2.1 实验原材料第72页
        4.2.2 实验试剂第72-74页
        4.2.3 实验仪器第74-75页
    4.3 实验方法第75-78页
        4.3.1 细胞培养第75页
        4.3.2 阿魏酸乙酯对HepG2细胞及正常肝细胞(LO2)形态的影响第75页
        4.3.3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第75页
        4.3.4 细胞周期的检测方法第75-76页
        4.3.5 DAPI染色检测化合物作用HepG2细胞DNA的影响第76页
        4.3.6 罗丹明 123(Rh123)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第76页
        4.3.7 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中Ca~(2+)浓度的变化第76-77页
        4.3.8 Western blot法检测阿魏酸乙酯作用HepG2细胞后蛋白表达的影响第77-78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78-86页
        4.4.1 阿魏酸乙酯对肝癌细胞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LO2形态的影响第78页
        4.4.2 阿魏酸乙酯能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凋亡第78-81页
        4.4.3 阿魏酸乙酯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通路的研究第81-83页
        4.4.4 阿魏酸乙酯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第83-84页
        4.4.5 阿魏酸乙酯作用HepG2细胞后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第84-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山莓叶中新型二萜化合物抗结肠癌HCT-116 细胞的第87-129页
    5.1 前言第87-88页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88-90页
        5.2.1 实验材料第88页
        5.2.2 实验试剂第88-89页
        5.2.3 实验仪器第89-90页
    5.3 实验方法第90-98页
        5.3.1 细胞培养第90页
        5.3.2 DEK对HCT-116 细胞形态的影响第90页
        5.3.3 DEK对HCT-116 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第90页
        5.3.4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DEK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影响第90页
        5.3.5 流式细胞术检测DEK作用HCT-116 细胞周期方法第90-91页
        5.3.6 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第91页
        5.3.7 细胞内Ca~(2+)浓度检测方法第91页
        5.3.8 iTRAQ标记检测蛋白质的方法第91-97页
        5.3.9 Western blot法验证差异蛋白的方法第97-98页
        5.3.10 数据分析第98页
    5.4 结果分析第98-127页
        5.4.1 化合物DEK对结肠癌细胞HCT-116 细胞形态的影响第98-99页
        5.4.2 化合物DEK对结肠癌克隆形成的影响第99-100页
        5.4.3 化合物DEK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第100-101页
        5.4.4 化合物DEK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周期的影响第101-102页
        5.4.5 化合物DEK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线粒体电位(△Ψm)的影响第102-103页
        5.4.6 DEK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Ca~(2+)浓度的影响第103-104页
        5.4.7 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组学分析第104-127页
    5.5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6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第129-135页
    6.1 讨论第129-131页
        6.1.1 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筛选第129页
        6.1.2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抗肿瘤活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29-130页
        6.1.3 靶向作用及抗肿瘤机理研究第130-131页
    6.2 研究结果总结第131-133页
    6.3 全文创新点第133页
    6.4 展望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7页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47-150页
附录二 单体化合物光谱图第150-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持向量机的核方法研究及其在森林火灾视频识别中的应用
下一篇:生物工程肝素与低分子量肝素的酶法制备、结构鉴定与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