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9-39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2 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发展 | 第11-12页 |
1.2.2 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及展望 | 第12-14页 |
1.3 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9页 |
1.3.1 粉末法 | 第14-16页 |
1.3.2 喷射沉积法 | 第16页 |
1.3.3 铸造法 | 第16-19页 |
1.3.4 原位复合法 | 第19页 |
1.4 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性研究现状 | 第19-33页 |
1.4.1 单一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性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1.4.2 单一晶须或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性研究现状 | 第25-31页 |
1.4.3 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加工性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1.5 短纤维和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切削机理研究现状 | 第33-37页 |
1.5.1 塑性变形特点及切屑 | 第33-35页 |
1.5.2 加工表面结构及残余应力 | 第35-37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第二章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艺参数优化 | 第39-57页 |
2.1 概述 | 第39-40页 |
2.2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0-45页 |
2.2.1 原材料 | 第40-42页 |
2.2.2 所用设备 | 第42-43页 |
2.2.3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挤压铸造及热处理 | 第43-45页 |
2.3 A1203f+C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 第45-51页 |
2.3.1 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 第45-46页 |
2.3.2 一些主要参数对混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优化 | 第46-51页 |
2.4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界面结构 | 第51-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三章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研究 | 第57-84页 |
3.1 实验条件、设备和材料 | 第57页 |
3.2 刀具磨损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第57-63页 |
3.2.1 纤维含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 第58-61页 |
3.2.2 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 第61-63页 |
3.3 切削力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第63-70页 |
3.3.1 纤维含量对切削力的影响 | 第64-67页 |
3.3.2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 | 第67-70页 |
3.4 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第70-78页 |
3.4.1 纤维含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70-72页 |
3.4.2 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72-76页 |
3.4.3 纤维取向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76-78页 |
3.5 刀具材料对切削加工性的影响 | 第78-83页 |
3.5.1 PCD 和CBN 刀具的特点 | 第78-79页 |
3.5.2 不同刀具的磨损 | 第79-80页 |
3.5.3 不同刀具的加工表面粗糙度 | 第80页 |
3.5.4 加工表面完整性及适用刀具材料 | 第80-8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四章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切削机理研究 | 第84-113页 |
4.1 单一剪切平面切削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 第84-91页 |
4.1.1 M.E.Merchant 单一剪切平面切削模型及其适应性特征 | 第84-85页 |
4.1.2 单一剪切平面切削模型的适应性分析 | 第85-91页 |
4.2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切削变形研究 | 第91-101页 |
4.2.1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切屑形成机理研究 | 第92-94页 |
4.2.2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断屑机理研究 | 第94-97页 |
4.2.3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切削变形及机理分析 | 第97-101页 |
4.3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对刀具磨损的机理研究 | 第101-104页 |
4.3.1 刀具磨损的表征方法及磨损形式 | 第101-102页 |
4.3.2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对刀具的磨损机理分析 | 第102-104页 |
4.4 刀具磨损量与A1_2O_3f 纤维含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 | 第104-111页 |
4.4.1 刀具后刀面磨损体积与磨损量VB间关系的建立 | 第104-106页 |
4.4.2 A1_2O_(3f) 短纤维与刀具后刀面间划擦次数的确定 | 第106-107页 |
4.4.3 刀具磨损量VB 与A1_2O_(3f) 纤维含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 第107-109页 |
4.4.4 模型验证 | 第109-11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钻削和低频复合振动钻削加工 | 第113-130页 |
5.1 前言 | 第113页 |
5.2 实验条件、设备和材料 | 第113-114页 |
5.3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钻削加工 | 第114-123页 |
5.3.1 钻头磨损 | 第114-118页 |
5.3.2 钻削力 | 第118-122页 |
5.3.3 表面质量 | 第122-123页 |
5.4 A1_2O_(3f)+C_f/ZL109 混杂复合材料的低频复合振动钻削加工 | 第123-128页 |
5.4.1 永磁复合激振器 | 第123-124页 |
5.4.2 钻头磨损 | 第124-126页 |
5.4.3 钻削力 | 第126页 |
5.4.4 表面形貌 | 第126-127页 |
5.4.5 振动钻削精度 | 第127-12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摘要 | 第142-146页 |
Abstract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