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8-18页 |
1.1 植物激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 第9-12页 |
1.1.1 植物激素调控花芽分化的机理 | 第9-10页 |
1.1.2 赤霉素(Gibberellins, GAs)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 第10-11页 |
1.1.3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 第11-12页 |
1.1.4 生长素(Indole Acetic Acid, IAA)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 第12页 |
1.2 环境因子对三角梅花芽分化的影响 | 第12-14页 |
1.2.1 水分 | 第12-13页 |
1.2.2 光周期和光强 | 第13-14页 |
1.2.3 温度 | 第14页 |
1.3 栽培管理对三角梅花芽分化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1 扦插时间 | 第14页 |
1.3.2 整形修剪 | 第14-15页 |
1.3.3 肥水管理 | 第15页 |
1.4 施用植物生长物质对三角梅花期调控影响 | 第15-17页 |
1.4.1 呋状素 | 第15-16页 |
1.4.2 乙烯利 | 第16页 |
1.4.3 多效唑 | 第16页 |
1.4.4 硫代硫酸银(STS)和萘乙酸(NAA) | 第16-17页 |
1.5 花色素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5.1 光照对花色素的影响 | 第17页 |
1.5.2 糖源对花色素的影响 | 第17-18页 |
1.6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9-21页 |
2.2.1 不同处理对花期调控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2 两种处理对花色素影响研究 | 第20-21页 |
2.3 三角梅观测情况数据记录 | 第21页 |
2.4 取样方法 | 第21-22页 |
2.4.1 花芽分化过程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 第21-22页 |
2.4.2 花色素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页 |
2.5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2.5.1 植物激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 第22-23页 |
2.5.2 植物花色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8页 |
3.1 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24-26页 |
3.2 不同处理对三角梅花期及成花数量的影响 | 第26-35页 |
3.2.1 控水处理对三角梅花期及单枝成花数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2 修剪处理对三角梅花期及单枝成花数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3 喷施多效唑处理对三角梅花期及单枝成花数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4 喷施矮壮素处理对三角梅花期及单枝成花数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5 四种处理之间的比较 | 第31-34页 |
3.2.6 花芽诱导和分化期的气象情况 | 第34-35页 |
3.3 三角梅花色素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3.3.1 花色素吸收光谱及花色素种类的确定 | 第35-36页 |
3.3.2 遮阴对紫花三角梅花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3.3.3 喷施蔗糖对紫花三角梅花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38-42页 |
4.1 内源激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 第38-40页 |
4.1.1 激素含量变化 | 第38-39页 |
4.1.2 激素动态平衡 | 第39-40页 |
4.2 不同栽培技术处理的生长效应 | 第40-42页 |
4.2.1 不同处理对花期与成花数量的影响 | 第40页 |
4.2.2 花色素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