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跑道构型对运行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参数化建模的研究情况综述 | 第13页 |
1.2.3 多Agent方法的发展及其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跑道运行主要影响因素与Agent技术简介 | 第15-31页 |
2.1 跑道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5-21页 |
2.1.1 跑道构型对运行效率的影响 | 第15-16页 |
2.1.2 航空器机型对运行效率的影响 | 第16-17页 |
2.1.3 跑道运行模式 | 第17-18页 |
2.1.4 安全间隔标准 | 第18-21页 |
2.2 航空器起飞与着陆过程分析 | 第21-25页 |
2.2.1 航空器起飞流程简介 | 第21页 |
2.2.2 起飞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速度 | 第21-22页 |
2.2.3 航空器着陆流程简介 | 第22-24页 |
2.2.4 着陆过程性能分析 | 第24-25页 |
2.3 Agent技术 | 第25-28页 |
2.3.1 Agent的特性 | 第26页 |
2.3.2 Agent的类别 | 第26-27页 |
2.3.3 Multi-agent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2.3.4 Agent间的通信机制 | 第28页 |
2.4 仿真工具AnyLogic | 第28-31页 |
2.4.1 AnyLogic的使用界面 | 第29页 |
2.4.2 AnyLogic的主要使用控件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构型的跑道运行仿真的建模分析 | 第31-45页 |
3.1 基于AUML的模型架构分析 | 第31-40页 |
3.1.1 模型中各Agent的划分与功能设计 | 第31-33页 |
3.1.2 模型的系统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3.1.3 Agent类图对静态特性的描述 | 第34-37页 |
3.1.4 AUML时序图对动态交互行为的描述 | 第37-40页 |
3.2 基于几何推理的跑道构型参数化分析 | 第40-45页 |
3.2.1 约束推理算法分析 | 第41-42页 |
3.2.2 约束变动处理算法分析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跑道构型运行效率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5-58页 |
4.1 Main主函数 | 第45-47页 |
4.1.1 跑道运行仿真图及其控制组件 | 第45-46页 |
4.1.2 主函数对航空器的Agent的控制 | 第46-47页 |
4.1.3 Agent通信实现 | 第47页 |
4.2 进场航空器Agent实现 | 第47-51页 |
4.2.1 进场航空器的基本参数 | 第48-49页 |
4.2.2 进场航空器Agent的流程 | 第49-51页 |
4.3 离场航空器Agent实现 | 第51-53页 |
4.3.1 离场航空器的基本参数 | 第51-52页 |
4.3.2 离场航空器Agent的功能实现及运行流程 | 第52-53页 |
4.4 跑道Agent实现 | 第53-55页 |
4.5 管制Agent实现 | 第55-57页 |
4.6 跑道管理Agent实现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系统仿真数据分析 | 第58-69页 |
5.1 仿真模型精确性验证 | 第58-61页 |
5.1.1 模型运行流程的验证 | 第58-60页 |
5.1.2 航空器起飞、着陆距离的验证 | 第60-61页 |
5.2 仿真算例结果分析 | 第61-67页 |
5.2.1 仿真条件设置 | 第61-62页 |
5.2.2 跑道间距对运行效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3 跑道快速出口脱离道等出入口的组合对运行效率的影响 | 第63-66页 |
5.2.4 机型比例对运行效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 Simmod软件仿真对比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