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核心概念 | 第10-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本文特色 | 第14-16页 |
2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原则和特点 | 第16-20页 |
2.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 第16-17页 |
2.2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特点 | 第17-20页 |
3 东莞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 | 第20-22页 |
3.1 东莞市基本市情和土地利用总体情况 | 第20页 |
3.2 东莞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历程及现状 | 第20-22页 |
4 东莞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的困境 | 第22-27页 |
4.1 总体推进较慢 | 第22页 |
4.2 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 | 第22-23页 |
4.3 土地后备资源紧缺 | 第23-24页 |
4.4 土地利用效率低 | 第24页 |
4.5 土地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 第24-25页 |
4.6 综合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25页 |
4.7 东莞市集体建设用地面临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25-27页 |
5 我国先进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经验 | 第27-32页 |
5.1 南海模式:以土地股份化为特征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第27页 |
5.2 苏州模式:以农民集资办社为特征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第27-28页 |
5.3 重庆模式:以“地票”交易为特征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第28-29页 |
5.4 湖州模式:以土地租赁为特征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第29页 |
5.5 力村模式:以联营合作为特征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第29-30页 |
5.6 唐家岭模式:建设“公租房”出租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第30页 |
5.7 广佛 “三旧”改造模式:镇政府租赁集体土地 | 第30-31页 |
5.8 借鉴与启示 | 第31-32页 |
6 推进东莞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 第32-43页 |
6.1 摸清家底,全面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 | 第32-33页 |
6.2 尊重集体所有权,健全集体土地权能 | 第33-35页 |
6.3 政府统筹土地发展权 | 第35页 |
6.4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 第35-37页 |
6.5 创新收益分配机制 | 第37-39页 |
6.6 维护市场秩序 | 第39-41页 |
6.7 完善长效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长远生计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