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碳化钼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反应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引言第9页
    1.2 α,β-不饱和醛/酮加氢研究进展第9-12页
    1.3 碳化钼的结构和性质第12页
    1.4 碳化钼的制备方法第12-16页
        1.4.1 程序升温反应法第13-14页
        1.4.2 热分解法第14页
        1.4.3 液相反应法第14-15页
        1.4.4 化学气相沉淀法第15页
        1.4.5 微波辅助制备法第15页
        1.4.6 超声波合成法第15-16页
    1.5 催化剂形成过程第16页
    1.6 碳化钼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第16-20页
        1.6.1 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燃料第17-18页
        1.6.2 选择性加氢第18页
        1.6.3 加氢脱硫第18-19页
        1.6.4 加氢脱氮第19页
        1.6.5 萘加氢精制第19页
        1.6.6 植物油加氢制燃料油第19-20页
        1.6.7 加氢脱羧第20页
        1.6.8 HER电催化第20页
    1.7 表面活性剂对催化剂形貌的调控第20-22页
    1.8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3-28页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3-24页
    2.2 表征及测试方法第24-26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4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4-25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5页
        2.2.4 热分析(TG/DSC/DTA)第25页
        2.2.5 氮气等温吸附第25页
        2.2.6 产物分析方法第25-26页
    2.3 催化剂的制备流程第26-27页
    2.4 催化加氢反应性能评价第27-28页
第3章 有机胺自组装合成纳米催化材料第28-44页
    3.1 材料合成第28-29页
    3.2 表征与讨论第29-42页
        3.2.1 苯胺和钼酸铵合成碳化钼第29-32页
        3.2.2 十二胺和钼酸铵合成碳化钥第32-33页
        3.2.3 乙二胺和钼酸铵合成碳化钼第33-38页
        3.2.4 吡啶和钼酸铵合成碳化钼第38-39页
        3.2.5 四乙烯五胺和钼酸铵合成碳化钼第39-42页
    3.3 催化性能评价第42-43页
    3.4 本章结论第43-44页
第4章 化学氧化合成纳米催化材料第44-52页
    4.1 材料合成第44-45页
    4.2 表征与讨论第45-51页
        4.2.1 1,6-己二胺制备前躯体形貌的调控第45-49页
        4.2.2 1,2-丙二胺制备前躯体形貌的调控第49-51页
    4.3 催化性能评价第51页
    4.4 本章结论第51-52页
第5章 结构导向合成纳米催化材料第52-58页
    5.1 材料合成第52-53页
    5.2 表征与讨论第53-57页
        5.2.1 阴离子表活剂对前躯体形貌的调控第53-54页
        5.2.2 阳离子表活剂对前躯体形貌的调控第54-55页
        5.2.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前躯体形貌的调控第55-56页
        5.2.4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前躯体形貌的调控第56-57页
    5.3 本章结论第57-58页
第6章 碳化钼催化材料反应工艺研究第58-62页
    6.1 反应时间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第58页
    6.2 催化剂重复性评价第58-59页
    6.3 底物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6.4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表征第60-61页
    6.5 本章结论第61-62页
第7章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流行体研究
下一篇: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视域下翻译行为研究--以《红楼梦》英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