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传染病学论文--病毒病论文

蓝舌病病毒1型DNA疫苗及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

附件第3-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蓝舌病概述第14页
    1.2 蓝舌病的历史和分布第14-15页
    1.3 BTV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第15-17页
    1.4 BTV的复制过程第17-18页
    1.5 BTV的致病机制第18-19页
    1.6 BT的预防第19页
    1.7 BT疫苗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7.1 减毒活疫苗第19页
        1.7.2 灭活疫苗第19-20页
        1.7.3 病毒样颗粒(VLP)第20页
        1.7.4 重组活载体疫苗第20-21页
    1.8 禽痘病毒的研究进展第21页
    1.9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的构建第23-36页
    2.1 材料第23-24页
        2.1.1 病毒株和细胞第23页
        2.1.2 质粒载体第23页
        2.1.3 抗体第23页
        2.1.4 主要试剂第23页
        2.1.5 试剂盒第23-24页
    2.2 方法第24-28页
        2.2.1 表达BTV1-VP5基因禽痘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第24页
        2.2.2 表达BTV1-VP2基因禽痘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第24页
        2.2.3 共表达BTV1-(VP2+VP5)基因禽痘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第24-25页
        2.2.4 转染用质粒的准备第25-26页
        2.2.5 成纤维细胞的制备第26页
        2.2.6 转染第26-27页
        2.2.7 重组禽痘病毒的筛选和纯化第27页
        2.2.8 重组禽痘病毒的鉴定第27-28页
    2.3 结果第28-34页
        2.3.1 表达BTV1-VP5基因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gfp-gpt-VP5的鉴定结果第28-29页
        2.3.2 表达BTV1-VP2基因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gfp-gpt-VP2的鉴定结果第29-30页
        2.3.3 共表达BTV1-(VP2+VP5) 基因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gfp-gpt- (VP2+VP5)的鉴定结果第30-31页
        2.3.4 重组禽痘病毒的筛选和纯化第31页
        2.3.5 重组禽痘病毒的PCR鉴定第31-32页
        2.3.6 rFPV的免疫荧光鉴定第32页
        2.3.7 rFPV的western blot鉴定第32-33页
        2.3.8 rFPV的生长曲线第33-34页
    2.4 讨论第34-36页
第三章 重组DNA疫苗的构建第36-42页
    3.1 材料第36页
        3.1.1 细胞和抗体第36页
        3.1.2 质粒和载体第36页
        3.1.3 主要试剂第36页
    3.2 方法第36-38页
        3.2.1 重组DNA疫苗pCAG- VP5的构建第36-37页
        3.2.2 重组DNA疫苗pCAG- VP2的构建第37页
        3.2.3 重组DNA疫苗pCAG- (VP2+VP5)的构建第37页
        3.2.4 重组DNA疫苗质粒在 293T中的表达第37-38页
        3.2.5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第38页
    3.3 结果第38-40页
        3.3.1 重组DNA疫苗pCAG- VP5的酶切和PCR鉴定第38页
        3.3.2 重组DNA疫苗pCAG- VP2的酶切和PCR鉴定第38-39页
        3.3.3 重组DNA疫苗pCAG- (VP2+VP5)的酶切和PCR鉴定第39-40页
        3.3.4 间接免疫荧光结果第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DNA疫苗及禽痘病毒重组疫苗在小鼠上的免疫评估第42-56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42-46页
        4.1.1 病毒株和细胞第42页
        4.1.2 质粒第42页
        4.1.3 试剂第42页
        4.1.4 实验动物第42页
        4.1.5 重组禽痘病毒的扩大培养及PFU的测定第42-43页
        4.1.6 DNA疫苗重组质粒的大量提取第43页
        4.1.7 BTV1型SZ97/1 株病毒TCID50的测定第43页
        4.1.8 真核表达重组VP2、VP5蛋白的扩大培养及纯化第43-44页
        4.1.9 动物实验第44页
        4.1.10 免疫后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第44-45页
        4.1.11 中和试验第45页
        4.1.12 淋巴细胞增值试验第45-46页
        4.1.13 细胞因子的检测第46页
        4.1.14 统计学分析第46页
    4.2 结果第46-54页
        4.2.1 重组禽痘病毒的扩大培养后PFU值第46页
        4.2.2 BTV1型SZ97/1 株病毒TCID50的测定结果第46-47页
        4.2.3 重组VP2、VP5蛋白的反应原性鉴定第47页
        4.2.4 疫苗免疫后特异性抗体反应第47-49页
        4.2.5 中和抗体滴度第49页
        4.2.6 疫苗免疫后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第49-51页
        4.2.7 疫苗免疫后的细胞因子水平第51-54页
    4.3 讨论第54-56页
第五章 DNA疫苗及禽痘病毒重组疫苗在绵羊上的免疫评估第56-62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56-57页
        5.1.1 病毒株和细胞第56页
        5.1.2 质粒第56页
        5.1.3 试剂第56页
        5.1.4 实验动物第56页
        5.1.5 动物实验第56-57页
        5.1.6 免疫后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第57页
        5.1.7 中和试验第57页
        5.1.8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第57页
    5.2 结果第57-60页
        5.2.1 疫苗免疫后的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第57-59页
        5.2.2 中和试验第59页
        5.2.3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第59-60页
    5.3 讨论第60-62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领域的私有云并行处理模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振动信号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