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大跨径非对称支撑悬索桥静风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悬索桥及其抗风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10-12页
    1.2 静风稳定性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12-15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17页
    1.4 本文技术路线第17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静风稳定性分析理论及实现方法第19-29页
    2.1 静风荷载第19-20页
    2.2 静风稳定性的线性理论第20-22页
        2.2.1 横向屈曲临界风速第21页
        2.2.2 扭转发散临界风速第21-22页
    2.3 静风稳定性的非线性理论第22-23页
    2.4 ANSYS中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实现方法第23-27页
        2.4.1 结构几何非线性的计算方法第23-24页
        2.4.2 静风荷载非线性的计算方法第24-26页
        2.4.3 静风稳定的非线性分析方法第26-27页
    2.5 桥梁结构非线性静风分析程序流程第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悬索桥结构自振特性有限元分析第29-50页
    3.1 自振特性计算理论第29-31页
    3.2 工程实例概况第31-34页
        3.2.1 工程概况第31-33页
        3.2.2 主要技术指标第33-34页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4-36页
    3.4 悬索桥自振特性分析第36-44页
        3.4.1 自振特性数值模拟第36-39页
        3.4.2 动力性能试验第39-40页
        3.4.3 理论与实验值对比分析第40-43页
        3.4.4 对称方案悬索桥自振特性第43-44页
    3.5 悬索桥自振特性参数分析第44-48页
        3.5.1 不同矢跨比下的悬索桥自振频率对比分析第45-46页
        3.5.2 不同支撑点高差下的悬索桥自振频率对比分析第46-47页
        3.5.3 对称与非对称支撑悬索桥自振特性对比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非对称支撑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研究第50-61页
    4.1 ANSYS计算模型第50-51页
    4.2 非对称支撑悬索桥静风失稳全过程分析第51-57页
        4.2.1 静风荷载随风速变化的全过程第51-53页
        4.2.2 变形随风速变化的全过程第53-55页
        4.2.3 主缆和吊索跨中应力随风速变化的全过程第55-57页
    4.3 对称与非对称支撑悬索桥静风失稳过程对比第57-58页
    4.4 静风失稳刚度退化机理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悬索桥静风稳定性参数分析第61-75页
    5.1 初始风攻角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第61-63页
        5.1.1 负攻角第61-62页
        5.1.2 正攻角第62-63页
    5.2 三分力系数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第63-68页
        5.2.1 阻力系数的影响第64-65页
        5.2.2 升力系数的影响第65-66页
        5.2.3 升力矩系数的影响第66-68页
    5.3 考虑非线性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第68-69页
        5.3.1 线性方法计算空气静力稳定第68-69页
        5.3.2 结果对比第69页
    5.4 主缆、吊杆风荷载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第69-71页
    5.5 矢跨比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第71-72页
    5.6 桥塔支撑点高差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第72-73页
    5.7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模式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信托法的修改与完善--以家族信托为视角